圖:未來十年,汽車行業走向電子化,無人駕駛發展將成為趨勢,傳統汽車製造商和互聯網巨頭合作,也將改變汽車業前景
過去兩周,英國脫歐對全球市場的衝擊有如閃電,上落皆迅速,對看錯邊的股匯短線客而言,付出的代價可能很慘重。雖然第一輪衝擊波已過,對市場的影響輕微,不過要警惕的是,經此一役,歐美英政經關係的穩定之勢已被打破,今後大資金在歐美英及新興市場的布局,或有變數。對比之下,中國市場也許是未來數月最穩定的市場之一。
上半年巿場波動大,成交量愈來愈小,不僅短線客難搵食,機構投資者也好不到哪裏去。有數據顯示,內地私募基金上半年九成虧錢,有盈利的不到一成。相信這已是不錯的市場環境。像港股現在的低迷市況,金融從業人員日子難過。如果情況下半年持續,年尾大裁員恐難免。
面對動盪不安的全球展望,下半年還是要繼續打醒十二分精神,以控制風險為首要目標。在此先決條件下,聚焦自身熟悉的行業和公司,多做功課,也許會獲得合理回報。
筆者上周參加了幾家投行的下半年投資會議,總結了一些觀點,與讀者分享。首先是中國經濟會繼續下行,觸發點是地產銷售出現放緩後,地產投資也會跟?下跌。為了應付經濟下滑,政府下半年會加快供給側改革和國企改革,釋放市場力量。與此相關的行業(例如煤礦、鋼鐵等),以及上市公司有投資機會。
其次,宏觀經濟面欠憧憬,但政府鼓勵創新則帶來微觀面生機處處,其中又以已進入了全球產業鏈的電子行業最有吸引力。
未來十年,汽車行業走向電子化,無人駕駛發展將成為趨勢,傳統汽車製造商和互聯網巨頭合作,也將改變汽車業前景,同時也帶來無限商機。港股市場中有一些優質公司早已打入這個全球產業鏈,製造的產品包括汽車顯示屏、攝相模組、指紋系統等。這些公司在上半年表現不錯,但離天花板還很遠,因此逢低買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