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四萬億催谷 基建股看俏

時間:2016-06-19 03:15:18來源:大公網

  圖:基建行業在「十三五」期間受到各項國策的大力扶持,基建相關股亦大有機會水漲船高

  基建、製造業、房地產投資,向來是拉動內地經濟增長的馬車。房地產市場近日雖回穩,長遠仍面對去庫存壓力;而受部分行業去產能、去庫存等影響,5月官方PMI報50.1點,與4月相同,製造業表現不標青。至於基建,有一連串政策扶持,相信會成為令GDP維持增長的重要功臣,亦有望帶動基建板塊,於中長線拾回升勢。\大公報記者 陳盈妝

  有利基建的政策發布,包括上月內地發改委及交通部聯合提出《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該計劃指出,2016至2018年間,將重點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機場及城市軌道交通五大範疇,共303項重大工程,涉及投資金額達4.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目的是形成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網絡、發揮更好的組合優勢和網絡效益。

  續加槓桿增基建投資

  4.7萬億元的投資額度,相當於中國2015全年GDP的6.9%,更高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中央政府的應對金額,可見政府對於重點推進基建項目的決心。303項工程中,2016年項目131個,投資約2.1萬億元;2017年項目92個,投資約1.3萬億元;2018年項目80個,投資約1.3萬億元。範疇方面,以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的投資額最高,分別為2萬億與1.6萬億元。

  申萬宏源估計,政府還會加槓桿,以財政政策,加大新基建投資的力度,實現經濟穩定增長。該機構同時估計,今年城投債發行量比去年增幅約三成,為基建投資提供了充裕的資金來源。其他利好因素包括,去年8月以來,國家發改委聯同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安排的專項建設基金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年初已有不少城市獲批第四批專項基金,例如洛陽市便獲發16.7億元,而多地正申請第五批專項基金。

  據財經界人士指,地方項目融資困難,加上成本高企,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的好處在於資金成本低、期限長,而且國家發改委已加快了投放,令地方於短期內即補充到項目資本,並取得銀行貸款,將提升地方對發動基建項目的積極性。

  城軌項目投資料增萬億

  另外,城市軌道建設的新政策將調低城市人口門檻,有望釋放出萬億元投資空間。在「十三五」期間,該項政策預期將陸續全面展開。此前內地申報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標準為城區人口應在300萬人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0億元以上,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新標準下,可建設城軌交通的城市將擴大範圍至城區人口150萬人以上即可。東吳證券指,與房地產項目的周期性過剩不同,軌道交通能於當下紓緩城市交通壓力、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及深化供給側改革的剛需。

  一般來說,城市規模較小的城市規劃初期為30公里,遠期則為100公里。經瑞銀估測,目前內地獲准興建地鐵的城市為40個,標準放寬後再增加30個,按地鐵每公里造價約6.2億元估算,當城市軌道建設的門檻正式下調後,可增加的總投資規模將高達1.1萬億元。

城鎮化比率仍將提升

  另據興業證券估計,軌道交通方面1億元的投入更可推動相當於GDP大約2.63億元規模的增長,且創造出8000個就業崗位,其貢獻非常可觀。該行又預計,至2020年,內地城市軌道交通通車里程,將由2015年末的3286公里,增加到8500公里,增幅達150%以上;且「十三五」期間,城市軌道交通投資額將超過2萬億元。興業又指,與外國發達城市相比,內地一線城市的人均軌道交通線路擁有量、線路密度、客運量佔比等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再者,中國的城鎮化比率為56%,較發達國家的75%至90%為低,顯示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意即對軌道交通的需求也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除了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圖景,中鐵總於今年初的全路工作會議上公布,今年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00億元,鐵路新開工項目61個。中泰證券指,中鐵總計劃公布前,市場普遍預期,未來五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為年均7000至7500億左右,是次8000億的投資計劃超市場預期。中鐵總亦表示,會維持建設投資規模,並加大以中西部地區為主的鐵路建設力度,力保經濟增長。

  鑒於基建行業在「十三五」期間受到各項國策的大力扶持,基建相關股亦大有機會水漲船高,投資者不妨多加留意。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