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若美國石油被中國徵收關稅,油組或能增加在中國的市佔率;圖左起為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法利赫、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主持發布會
美國發動貿易戰損人不利己,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因為美國減少對華輸出石油後,得以填補美國的空間而坐收漁人之利;而美國方面,一旦失去像中國這個龐大的石油市場,將難以找到其他地區代替。惟分析認為,即使油組搶佔中國市場,獲益僅屬短暫。\大公報記者 李耀華
中、美貿易糾紛令中國威脅向進口自美國的原油和煉油產品徵收25%的關稅,倘若這個威脅是事實,將會令美國的石油產品失去競爭力,美國石油出口商的營業額便相應減少,迫使它們為了尋找「新顧客」而給出更大的折扣,以取代美國石油產品在中國失去的市場。
關稅重擊美國石油出口
相對地,美國石油一旦減少出口到中國,受惠最大的將會是油組,其市場佔有率近年被美國油商搶佔,若能夠增加在中國的市佔率,便有助油組可再度增加市場份額。
但這些好處只會是短暫的,因為長遠來說,貿易戰不但會打擊全球貿易的增長,而且更會窒礙全球經濟增長,令全球經濟體對於石油的需求大減。
澳洲石油公司OMV行政總裁Rainer Seele稱,雖然中、美貿易戰對美國以外的產油國是正面消息,但是好處不會持續太久,長遠來說,貿易戰將對全球經濟不利。
石油巨企Total的行政總裁Patrick Pouyanne亦對貿易戰將打擊全球經濟而感到憂慮。然而,阿爾及利亞石油業界卻認為,貿易戰對該國是個好消息,當中國向進口自美國的石油徵收關稅,美國向華輸出的石油便會減少,其他產油國便會由第四季開始便填補這空間,尤其是中國在這段時期的石油需求一向較為強勁。
能源產業顧問公司Wood Mackenzie亞洲煉油部高級經理Suresh Sivanandam亦認為,貿易戰對美國石油業界不利,原因是中國很容易找到相同質量的石油,例如西非來代替,惟美國失去中國這個龐大市場後,便難以找到替代。
首季美對華石油出口達兩成
Wood Mackenzie的統計指出,今年首季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原油平均約30萬桶,佔美國整體出口逾兩成。這足以反映出,中國佔美國石油出口相當大的比例,而本來更有數據顯示出,由於美國與油組石油的質量並無太大差別,中國在今年第二季將會從美國入口更多石油。Suresh Sivanandam因而指出,油組和俄羅斯將很樂意填補美國這個「空缺」,而中國最大兩個石油供應國家便是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
雖然中國未肯定會對進口自美國的石油徵收關稅,而不少分析師亦相信,這只是一種獲取談判籌碼的姿態而已,惟若中國把徵稅行動付諸實行,人人都會輸,只有油組可獲取短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