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訊(傅春桂、張新)12月9日,以「仙境張家界 詩約全世界」為主題的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在湖南省張家界市舉行,將傳統詩歌文化與張家界秀美山水相結合,以詩歌為切入點,展示了張家界的詩意山水,促進了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開幕式現場 楊明 攝
本屆詩歌節設置了18萬元的總獎金,共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20名,優秀獎200名。其中,畢厚俊的詩歌作品《張家界之戀》斬獲一等獎。
精美旅遊詩歌徵集過程中,國內外詩人的吟誦對象囊括了全國30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100多個景區。比賽自9月23日啟動至11月2日結束,其間,共收到參賽作品26789首,其中還有來自俄羅斯、西班牙等國家的國際詩人投稿參賽。
本屆詩歌節由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湖南省文聯、中共張家界市委、張家界市人民政府指導,湖南省詩歌學會、中共張家界市委宣傳部、張家界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張家界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主辦,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張家界市廣播電視台、張家界市國際旅遊詩歌協會、張家界市詩歌學會承辦。
本屆詩歌節共有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開幕式、旅遊詩歌主旨演講、行與吟——劉年詩歌研討會、張家界與鶴壁文化旅遊對話交流活動、「行吟中國」旅遊詩歌之夜暨頒獎典禮、與會詩人張家界景區采風創作等六大主題活動。
張家界市國際旅遊詩歌協會進行首批詩歌采風創作基地授牌 楊明 攝
詩歌節上,張家界市國際旅遊詩歌協會授予武陵源核心景區、天門山、大峽谷、茅岩河、黃龍洞、寶峰湖、八大公山、石堰坪蘇木綽、大庸古城、《魅力湘西》劇場等十大景區、景點和文旅企業為首批詩歌采風創作基地。
張家界是一座詩歌之城,詩歌文化在這片「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美麗土地上枝繁葉茂。一大批優秀的詩人正在這裏快速地成長,近年來,湧現了一大批經典的詩作。
自2017年始,張家界市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國際旅遊詩歌節。活動吸引和團結了全世界範圍內的許多優秀詩人,為探討和推動新時代詩歌的創作和發展,探討作為一名有責任心的詩人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推動全國詩歌的創新發展,進一步加強全國詩歌各級各類組織的交流合作,搭建起了一個廣闊的交流平台。詩歌節定期舉辦,對大家及時捕捉當下詩歌創作動向,推廣傳播新時代優秀詩歌,營造良好的詩歌氛圍,推動基調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愛、能發揮社會作用的新時代詩歌創作,促進我國詩歌事業的繁榮發展,產生了重要意義。
俄羅斯詩人娜斯佳進行主旨演講 張明濤 攝
近年來,張家界市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和文藝事業的發展,張家界市文聯等單位積極開展文藝活動,鼓勵作者深入生活,貼近實際,扎根人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藝精品,在「圓夢2020」全省文藝精准扶貧征文中,斬獲長篇報告文學一等獎,長篇小說一等獎、三等獎。全市文藝事業呈現「百花齊放、繁榮發展」的景象。文化已成為張家界旅遊發展「更上一層樓」的關鍵所在,成為張家界全面實施「提質張家界、打造升級版」戰略,加快推進國內外知名旅遊勝地建設的有效促進劑。
第四屆中國·張家界國際旅遊詩歌節「我為美麗寫首詩」參賽詩歌作品評比結果
一等獎:(1個)
179號作品《張家界之戀》 作者:畢俊厚
二等獎:(5個)
002號作品《張家界,山水與夢想》 作者:張沐興
015號作品《天門山》 作者:劉海豹
020號作品《心湖》 作者:包 子
119號作品《苦竹寨》 作者:向延波
140號作品《月牙泉》 作者:艾 川
三等獎:(20個)
001號作品《金鞭溪的蟬聲》 作者:北 塔
006號作品《為了愛你這塵世絕美的隱牆》 作者:楊清茨
010號作品《張家界》 作者:冷 燃
021號作品《茅岩河記》 作者:王馨梓
025號作品《玻璃橋》 作者:李 盛
044號作品《天子山》 作者:王曉露(西班牙)
053號作品《天門山》 作者:小 北
058號作品《黃石寨》 作者:關 暉
068號作品《黃龍洞,每一根石筍都是告密者》 作者:周 明
073號作品《黃石寨》 作者:李 葵
106號作品《科爾沁的藍,是一種什么樣的藍》 作者:吳傳玖
110號作品《呼倫貝爾大草原》 作者:孫松銘
111號作品《夕照寺》 作者:李玫瑰
141號作品《苦竹寨》 作者:甄鈺源
166號作品《天子山》 作者:白公智
171號作品《天門洞》 作者:姚紅岩
172號作品《天下凈地》 作者:劉合軍
199號作品《張家界簡史》 作者:李文山
213號作品《張家界,一枚垂懸的印章點題了神跡和臻美》 作者:陸 承
224號作品《寶峰湖》 作者:李志高
優秀獎:
有娜斯佳(俄羅斯詩人)、揚臣、丹飛、杜娟等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