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韓再芬領銜《女駙馬》 黃梅戲香江饗知音

時間:2025-09-12 05:02:02來源:大公报

  圖:韓再芬(左)在《女駙馬》後半場中飾演馮素珍。

  【大公報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雨竹報道: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劇「二度梅」獲得者、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日前攜安慶專區黃梅戲劇團(安徽再芬黃梅藝術劇院前身)眾多藝術家,來到香港理工大學演出經典黃梅戲劇目《羅帕記》《女駙馬》,進一步促進安徽與香港的文化交流融合。韓再芬在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場表演都由青年演員擔綱主演,演《羅帕記》時她一直在台下觀看,對年輕人的進步感到非常欣慰,香港觀眾的反響也很好。

  本次演出為「國風國韻飄香江」系列活動之一,10日晚首次在香港亮相的《羅帕記》,與《天仙配》《女駙馬》並稱黃梅戲「三絕」。講述尚書女陳賽金與夫君因一條羅帕產生誤會分開,歷經種種曲折,最終冰釋前嫌、破鏡重圓的故事。領銜主演是劇院新生代演員汪晨晨、馬騰,該劇唱腔優美,劇情詼諧,眾多90後、00後演員的表演基礎扎實、清新脫俗。

  11日晚,經典黃梅戲《女駙馬》由韓再芬領銜主演,她扮相俏麗、嗓音圓潤、表演細膩,頗具大家風範。更因劇中那句「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而深受廣大觀眾喜愛。韓再芬在1958年原版《女駙馬》傳統基礎上融合了話劇、影視等表演藝術手法,讓經典劇目煥發新的風采。

  韓再芬指出,黃梅戲近年來的傳承氛圍比早年改善許多。「戲曲藝術通常都是有了一代人,就忽略了培養下一代,但戲曲藝術的傳承是延綿不斷的。很多時候不是哪一代人能夠完成的,所以不能等到我們老了,再去培養年輕人,這時就已經斷層了。」

  韓再芬:冀黃梅戲圈粉青年觀眾

  去年12月,韓再芬也曾攜院團來港演出,這次她發現,香港迎來了越來越多的內地劇目,香港民眾接觸到了更多的作品,在看戲時所表達的語言也愈發豐富起來。「說明文化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她相信,黃梅戲能從很大程度上引起香港觀眾的共鳴,因為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邵氏公司就拍攝過逾30部黃梅調電影。「所以香港人對黃梅戲並不陌生。」在2017年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韓再芬曾攜院團來到香港藝術中心呈現《徽州女人》《女駙馬》和《折子戲》,那段體驗令她印象深刻。她希望增加來港演出的頻率,帶動年輕人產生共鳴。

  現時黃梅戲的劇本多樣,傳統、現代、當代風格都有。如何能在弘揚傳統文化的道路上把握好「創新」的尺度?韓再芬表示,各行各業都在當前時代大變革的情境下實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同時守正創新。「那麼如何把握這個度呢?就完全要靠我們藝術家的修為、對藝術的領悟、對藝術的堅守……這要靠一部又一部的作品來呈現,才可能找到一種尺度非常合適的藝術。」\圖片: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北山彥攝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