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從事研究的台灣青年科學家李湘盈\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旺報、中通社報道:兩岸僵局未解,蔡當局又加碼限縮兩岸教育交流。台灣陸委會近日下發公文到全台所有大專院校,明文要求公私立大學專任教師,未經許可不得參與大陸各項國家基金及研發計劃。大學教授直言,此舉只為升高兩岸敵意,限縮阻擋兩岸學術交流,台當局應停止報復性的政治思維,用更宏觀的角度,思考為什麼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出走大陸。
《旺報》9日報道指,台灣方面陸委會4月底下發公文,要求台灣公私立科研機構及大學院校現職專任教師及相關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參與大陸各項國家基金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含「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台灣現職公私立專任教師,不得應聘赴大陸任教。近日這份公文陸續被各大專院校公布在官網。
白紙黑字抵制「惠台31條」
台「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3月中曾就大陸「惠台31條」揚言禁止台灣公私立院校現職專任教師及人員參與上述研發計劃,此份公文意味着,蔡當局對「惠台31條」的抵制,已從立場宣示進一步成為白紙黑字的明令文件。
世新大學通識中心主任李功勤8日受訪表示,作為公民,守法是義務,但台當局搬出的「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條文,都存在模糊和解釋的空間;他認為赴陸短期講學有助兩岸教育交流,但最近的「拔管」案對照現任官員曾赴陸講學,讓許多人感覺是雙重標準。
李功勤認為,台當局更應該思考的是,為何今天有這麼多流浪博士、老師和年輕人,選擇響應「惠台31條」到大陸發展,他認為在台灣的政治惡鬥下,讓年輕人沒有安全感,「碰到紛擾的環境,當然想要出走」,他強調,台當局應該用更宏觀的角度,停止報復性的政治思維,去擘劃台灣長遠的未來。
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受訪時指出,台灣當局上述所謂公文,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升高兩岸敵意,阻擋兩岸學術交流。民進黨上台以來,其最大的戰略核心和目的就是要兩岸「分離」,因此不斷塑造大陸對台灣打壓、升高大陸對台敵意。
張亞中認為,由於台灣公私立大學專任教師都屬於公務(教)人員,拿的是公家薪水,所以在台當局明文禁止之後,一般的公教人員會產生恐懼感,為免影響生計,不敢赴大陸參加相關的項目研究計劃。因為一旦被查出會被記過、罰款,甚而被學校取消任聘。張亞中預料,原本熱絡的兩岸學術交流未來會因此大受影響。
人望高處 流到大陸「擋不了」
不過,台大政治系榮譽教授張麟徵則認為,台當局的做法恰恰證明「惠台31條」措施非常成功,非常到位,措施讓大量在台灣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滿街跑的「流浪博士」到大陸工作、任教,甚至連資深的教授也被吸引到大陸教書,因為大陸的教師薪金是台灣3、4倍。
至於台灣當局規定公私立大學專任教師未經許可不得參與大陸各項國家基金及研發計劃,張麟徵認為,「這只能是一紙空文」,對兩岸交流是一種騷擾,但兩岸交流是根本阻止不了。人才交流就像水一樣「總是往低處流」,在台灣因為社會經濟環境差,留不住人才,人才自然會往外流,流到大陸去也是非常正常現象,「阻不住、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