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立法會換屆選舉將於十二月七日舉行,市民積極投票選出為民發聲勇於擔當的議員。\大公報記者鄭雷攝
隨着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結束,全港各選區戰幔拉開,參選人積極展開競選活動。昨日迎來提名結束後首個周末,各參選人紛紛落區宣傳,比拼政綱、實力和服務熱誠的選舉較量激烈展開。
全港10個地方選區均呈現競爭激烈的局面。在香港島東選區,參選人在街頭設站宣傳,各展所長:有參選人憑藉豐富議政經驗,主打全方位服務能力;有參選人以年輕活力為特色,主張注入新思維;有參選人結合專業背景推動資源精準分配;也有參選人聚焦住房難題,提出政策建議。
在香港島西選區,五位參選人齊聚街頭,各自提出具針對性的政綱主張,涵蓋經濟轉型、交通基建、民生改善等多個範疇。有參選人重點關注重大基建項目,也有參選人着眼於基層住屋、中小企業發展等民生議題,展現出多元化的服務理念。
現場所見,市民表現出高度參與熱情,表明會仔細比對各參選人政綱,就交通、環境、住房等切身議題深入交流。隨着12月7日投票日臨近,這場以政綱為核心、以服務為導向的選舉競爭將持續升溫,選民期待能選出最代表民意的立法會議員。\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
香港島東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結束,香港島東地方選區上演「五爭二」激烈角逐。工聯會吳秋北、民建聯植潔鈴、新民黨郭浩景、自由黨阮建中及民建聯李清霞五位參選人昨日在柴灣展開宣傳攻勢。各參選人紛紛亮出獨特優勢:吳秋北強調全方位議政經驗,植潔鈴標榜年輕敢言,阮建中聚焦夾心階層住房難題,郭浩景主打金融專業推動資源精準分配,李清霞則展現22年地區實績。區內選民表示,會仔細比對各候選人政綱,期待能選出最代表民意的立法會議員。
昨日的柴灣街市旁,選舉氣氛熱烈。五位參選人站在街站前,手持傳單向路人微笑致意。「請支持立法會選舉。」參選人躬身與買菜主婦交談。街坊們駐足翻閱傳單,不時點頭詢問,並指出,「個個都話改善民生,要睇清楚誰最實在。」對面街站傳來參選人用揚聲器講解政綱,吸引上班族側耳傾聽。小學生接過宣傳單張,母親趁機教導:「叔叔阿姨正在參選,幫大家做事的。」
吳秋北:全方位議政服務市民
1號參選人吳秋北強調,自己是唯一能同時在人大、政協、行會及立法會等多層面服務市民的參選人,擁有豐富議會工作經驗,決心持續深耕地區組織與議會服務。吳秋北重點關注交通、醫療、勞工及教育等領域優化,始終以「保障民生」為出發點,力爭連任並更好地為市民謀福祉。他表示將持續關注青年面臨的現實困難,以實際行動回應市民期待。
植潔鈴:協助提振社區經濟
2號參選人植潔鈴表示,年輕與活力是她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她認為立法會需要年輕聲音注入,希望以「敢想敢做、敢於發聲」的態度,將年輕人與廣大市民訴求真實傳遞至立法會與政府層面。植潔鈴提出善用港島東海濱特色與文化底蘊,挖掘區域獨特魅力,協助社區經濟提振。
郭浩景:推動資源精準分配
3號參選人郭浩景指出,其核心競爭力源自「專業累積與基層深耕」的雙重優勢。他擁有近10年地區服務經驗,精準把握市民訴求;同時身兼環球金融市場計量分析師與精算系博士雙重身份,熟悉金融市場運作與資源科學分配邏輯。他表示,若能進入立法會,將以數學、統計學專業知識推動政府福利政策優化與資源精準分配。
阮建中:傳遞中產聲音給政府
4號參選人阮建中指出,關注中層夾心階層、政府部門溝通合作及中小營商環境三大方向。他舉例,希望能推動「夾心流轉公屋」政策,讓剛過公屋申請線、無力置業的年輕人以市值租金租住公屋10年,政府將部分租金代為存儲,10年後全額返還,助力年輕人積累創業、置業或組建家庭的啟動資金。他強調,這一政策無需政府額外投入,卻能為年輕人搭建發展階梯。面對激烈競爭,他雖坦言「隊伍強、競爭烈」,但仍表達十足信心,希望將「重視夾心中產」的聲音傳遞給特區政府。
李清霞:盼望完善安老政策
5號參選人李清霞表示,其核心優勢在於「勤奮、拚搏、實幹」,22年的地區服務經歷讓她能精準把握社區需求。在長者服務方面,李清霞提出三大方向:推動「樂齡科技」,引進AI技術為獨居長者提供安全監測與生活便利;優化道路安全規劃,改善長者出行環境;完善安老政策,並推動政策覆蓋範圍從大灣區擴展至其他省份,為有養老意願的長者提供更多選擇與支持。面對激烈競爭,她直言「競爭激烈,但她會全力以赴」。
香港島西
香港島西選區的5位參選人,昨日齊聚香港仔成都道,各自高呼選舉口號,聲勢浩大,全力拚政綱、拚能力、拚投入,讓街坊市民可一次性認識所有人,同時做出對比,在選舉日投下自己神聖的一票。
不少市民經過街站時,分別與多名參選人互動,並領取宣傳單張,從而方便更了解他們。多名市民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較為關注南區的交通、環境衞生、街道平整等問題,並會將自己的需求分別告知參選人,期望持續得到改善。
李小姐提到對現時南區的交通及環境的感受,希望參選人在當選議員後不要鬆懈,持續關注每個地區的情況,精益求精,令地區愈來愈好,大家生活得愈來愈舒適。
吳姑娘則認為,現時在田灣乘坐交通工具略有不便,尤其是小巴班次較為疏落,容易錯過,希望日後能增加班次,讓市民從田灣到各區都更為方便。她提到,自己每次選舉都踴躍投票,將根據參選人過去在地區的表現來決定自己的一票,絕不會胡亂選擇。
譚小姐特別關注華富村重建,希望進度可以加快,從而讓更多長者原區搬遷,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黃子龍
楊哲安:助力青年就業
1號參選人楊哲安的參選口號是「燃點中產希望,開創發展新機」。他期望日後能鞏固經濟支柱、提速經濟轉型,助力青年就業、發展新興產業,希望更上一層樓,令政府聽到更多香港市民的聲音。
陳家珮:冀快開展南港島線西段
2號參選人陳家珮表示,自己在南區服務已逾10年,期望將南區市民的聲音帶入立法會,為南區增添光彩。她期望日後盡快開展港鐵南港島線(西段)工程建設,以及加強香港仔巴士服務等。
黃秋萍:爭取完善交通基建
3號參選人黃秋萍的參選口號為「守正創新、實事求是、共融發展、築夢未來」。她期望爭取完善交通基建、打通區域脈絡,平衡發展保育、增強經濟動能,優化鄉郊建設、傳承漁港文化,捍衛婦女權益、釋放勞動潛能等。
陳學鋒:解決基層住屋問題
4號參選人陳學鋒提到,過去4年,他親身見證了香港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歷程。現時大家聚焦於完善施政細節,解決基層住屋問題、協助中小企業復甦、推動旅遊發展,從點滴做起,讓市民感受到生活的實際改善。
郭偉强:打造更有活力南區
5號參選人郭偉强表示,他的競選理念是力爭公道,用心為民,同時不怕挑戰,迎難而上,遇強愈強。他期望落實南港島線(西段)工程,活化香港仔漁市場,打造更好、更有活力的南區。
功能界別
旅遊界:發展綠色生態遊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立法會選舉功能界別旅遊界選情備受關注,兩名參選人近日相繼公布政綱重點。巴黎奧運女子個人重劍金牌得主江旻憓的宣傳單張顯示,她將以「『憓』您發聲 旅業同心 微笑同行」為口號,並提出6項政綱重點。至於旅遊界另一參選人旅遊及科技公司董事、觀塘區議員馬軼超早前亦在社交平台公布十大政綱初稿,包括制定本地特色旅遊定位、系統化落實「無處不旅遊」等。
江旻憓:塑造好客香港品牌
江旻憓提出的政綱重點,包括「塑造好客香港」全球品牌,增強國際競爭優勢;深化文體旅產業融合,創新跨域合作模式;構建國際航空及旅遊樞紐,建設「一程多站」核心示範區;助力旅行社數位轉型,促進產業永續經營;發展綠色旅遊生態,實現社區共享價值;建立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馬軼超:推動「汽車+」旅遊
馬軼超早前公布十大政綱初稿,包括制定本地特色旅遊定位;生態旅遊平衡發展;系統化落實「無處不旅遊」;推動「汽車+」旅遊;把握盛事旅遊機遇,打造高質量旅客體驗;派發旅遊消費券,重推本地遊獎勵;活化郵輪碼頭,刺激郵輪旅遊;業界支援電子化;人才培訓專業化;完善高鐵團體票出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