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房策重建置業階梯/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布少明

時間:2017-10-14 03:16:05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屬開放型經濟,樓市容易受外圍不明朗因素影響

  傳說大禹治水,改圍堵為疏導,終成功克服水患,為人民帶來安居。以史為鏡,為人做事亦應多宣導少抑壓,強行堵塞流通往往帶來更大問題。本地樓市正是其中一個實例,「辣招」推行多年,未見起到壓抑樓價的作用。據最新的「美聯樓價指數」顯示,今年至今樓價已錄約9.27%升幅,可見這些壓抑調控措施未有發揮效果,只窒礙二手成交,令放盤減少,降低樓市的流動性,讓升斗市民更難置業。

  因此,筆者認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首份「施政報告」中,推出連串措施協助市民重建置業階梯的做法,起疏導樓市的作用,方向絕對正確,先提供安居之法,待市民財富累積才按需要考慮換樓,無疑較一味靠辣更加健康。當中的「港人首置上車盤」雖然尚有大量細節未公布,但已引起社會廣泛討論,若訂價及首期訂得夠低,相信可吸引部分有上車需求的人士申請,惟首批只提供約1000個單位,加上建屋需時,對樓市短期影響有限,故維持樓價全年升13%的預測。至於增建綠置居,可令部分欲購未補地價居屋或公屋的綠表住戶購買綠置居,可為市民提供多一個安居的選擇,亦有助增加住屋的流動性。

  從林鄭月娥施政報告後的發言,可見其對辣招的看法與之前的政府官員有異,她直言辣招「已經很辣」,更承認金管局收緊按揭成數令二手市場滯後。不過,由於樓價高企,相信政府減辣機會不大,但有可能部分放寬。林鄭已指出有空間把從價印花稅(DSD)的退稅期由現時六個月延長至九個月,讓市民有三個月時間賣出原有物業。

  建議增加細價單位

  筆者認為,延長退稅期有利盤源輪轉,特別是細價樓近年因供應短缺,成交價升幅凌厲。若能增加細價單位盤源,則有望紓緩該類物業的升勢,令換樓市場更趨健康。

  總的來說,辣招效果已失,是時候重新檢討撤辣時機。尤其是未來公私營房屋供應正不斷上升,長遠對樓價造成壓力,香港屬開放型經濟,樓市容易受外圍不明朗因素影響。當息口上升加快或環球經濟出現問題,增加供應對樓市的影響將更明顯,冀政府時刻因應樓市變化,為房策制定靈活退市機制,並隨時檢討成效及推行迫切性,避免跌市時急增供應,重蹈「八萬五」覆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