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分清兩大評論題型勿墮陷阱

時間:2016-12-20 03:16:05來源:大公網

  圖:通識科考試有兩種評論題。對於意見評論題,考生要申述個人意見;資料評論題則要以評述和討論資料為主/資料圖片

  請先看以下考評局所擬定的題目:

  1.資料評論題

  \&年份\&題目\&

  題目1\&2013公開試

  卷一第一題b\&有指肥胖正逐漸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資料A及B在多大程度上支持這看法?(8分)\&

  題目2\&2014公開試

  卷一第二題b\&「風力發電的代價超出其好處。」資料A、B及C是否支持這看法?(8分)\&

  2.意見評論題

  \&年份\&題目\&

  題目1\&2014公開試

  卷一第一題c\&透過示威遊行表達訴求有助提高香港人的生活素質

  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8分)\&

  題目2\&2015公開試

  卷二第一題b\&「高度的新聞自由會提升香港政府的管治效能。」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12分)\&

  題目3\&2016公開試

  卷二第一題a\&二孩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會促進中國的長遠發展?論證你的看法。(12分)\&

  上述兩種經常出現在通識科公開試的都是評論題,考生須就題目發表個人意見,提出同意或不同意、支持或不支持的立場,所以表面上作答方法是一樣。然而,考生必須留意兩者之間其實有極大的差別,否則作答時就會跌入離題陷阱,大大影響成績。

  意見評論題所問的是「你的看法」、「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等,重點是「你」的個人意見,所以作答時要點明個人立場,表示「我同意」或「我不同意」。正因如此,個人評論的空間較大,可以運用資料作為論點和論證,也可以運用資料以外的論點,建構個人立場。然而,資料評論題所問的是「資料A和資料B……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資料A、B及C是否支持這看法」等,重點是「資料是否支持」,而非「你是否支持」。因此,考生雖然要表明立場,但立場必須是「資料足以/不足以支持」或「我認為資料大程度/小程度支持」等,以體現「資料」主角的地位。正因如此,考生要分析資料的內容,從中找出有關的觀點和事實,論證這些資料內的元素能否證立題目所列的命題。考生須盡量運用各則題目所列的資料,缺一不可。其他資料以外的觀點,不能作答,個人所學的知識和例子只能應用於解說資料內的觀點,否則就是畫蛇添足,偏離題目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意見評論題,還是資料評論題,都是評論題的一種,所以考生必須「正反申論」,在表明自己一方的論據後,要列出對方的論據,再加以衡量和比較,或加以反駁,或加以淡化,或採取保留態度。然而,不少考生以「資料是否支持」和「資料如何支持」混為一談,以為只須要單方面舉出論證,例如「有指肥胖正逐漸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資料A及B在多大程度上支持這看法。」一題,考生只將支持肥胖問題已經全球化的證據列出,沒有從資料中摘錄「肥胖沒有成為全球性問題」的論點加以處理,未做到正反論證,以致未能全面回應題目。

  最後,將兩種評論題的作答注意事項總結如下:

  \&意見評論題\&資料評論題\&

  重點\&申述個人意見\&評述和討論資料\&

  是否要有立場\&要\&要\&

  如何表達立場\&我同意/大程度同意

  我不同意/小程度同意\&資料支持/我認為資料支持資料不支持/我認為資料不支持\&

  個人論點\&可來自資料,也可來自個人所學\&只可根據資料綜合和解說\&

  資料運用\&建議至少運用資料一次\&所有評論均要緊扣資料\&

  正反申論\&要,反駁/處理另一方意見\&要,反駁/處理資料中不利己方立場的地方\&

香港通識教育會 黃家樑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