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以推廣中國茶文化為主的盛棠號,帶來福建及雲南的白毫銀針、鐵觀音、大紅袍、普洱等名茶禮盒。\大公報記者王亞毛攝
【大公報訊】記者王亞毛報道:一年一度的美食博覽下周四(14日)開鑼,今年有35個國家及地區參與,合共1890家參展商,包括120家來自內地、日韓、泰國等地的食品供應商,推廣不同優質清真產品,首次連續三日向公眾開放的茶展,帶來德國、伊朗、肯尼亞等國特色茶。有不少展商表示,希望透過香港這個國際化平台「走出去」,有展商嚴選福建等地茶葉,讓更多人認識中國茶文化。美食博覽今年新設咖啡專區,吸引內地咖啡豆產量第一的雲南普洱市多家企業來港推廣。
國際化平台助展商「走出去」
美食博覽同期舉辦美與健生活博覽、家電.家居.博覽、美食商貿博覽及香港國際茶展。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昨日表示,五項展覽非常國際化,新參展的有巴西、蒙古及津巴布韋等國家,東盟成員則有9個國家參展,展現多元化的飲食文化魅力,展示香港作為國際食品貿易中心的地位。她預計入場人次可與去年逾50萬相若,或做得更好。隨着伊斯蘭經濟快速發展,清真食品的需求增加,美食展於去年首次引入清真食品和飲品標誌,方便買家採購,今年將有逾120家來自中國內地、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地的食品供應商,來港推廣不同優質清真產品。今年亦將舉辦清真食品市場現況研討會,獲「新月評等」五級穆斯林友善住宿認證的九龍香格里拉酒店,將分享清真產業商機。
香港國際茶展首次一連三天向買家及公眾開放,入場人士可品嘗伊朗的黑茶與草本茶、肯尼亞的正統茶、斯里蘭卡紫茶等。
以推廣中國茶文化為主的盛棠號,今年首次參展,帶來福建及雲南的白毫銀針、鐵觀音、大紅袍、普洱等名茶禮盒,創始人洪晶燕向大公報記者表示,罐茶產品包裝以傳統宋錦為底紋,主打收藏與禮品場景,望滿足國際旅客。
洪晶燕說,除了產品推廣,展位亦將安排多個場次的點茶等花式茶藝表演,每場約10分鐘,同時特邀安溪非遺傳承人赴港舉辦主題品鑒會,讓客人切身體驗中國傳統茶文化,「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背靠大灣區、輻射全球市場,是真正能讓中國茶文化『走出去』的跳板,更是在搭建一個讓世界看見中國茶、理解中國茶的窗口。」
多家內地知名品牌參展
咖啡專區雲集多個出產地的咖啡產品、配件、咖啡機等,其中內地咖啡豆產量第一的雲南省,迎來多家普洱市企業來港參展,帶來困鹿山、錦袍山烘焙豆和不同產品。香港精品咖啡協會將在8月16日舉行咖啡杯測比賽,測試專業咖啡師的味覺和嗅覺敏銳度,為咖啡愛好者提供交流平台。
Hoffe Coffe攤位負責人鄧先生表示,今年主推冷萃咖啡,與熱沖咖啡不同,口感較清爽,「希望讓更多人即使不去咖啡店,也能品嘗到口味多層次的精品咖啡。」
張淑芬稱,將通過小紅書、微博、微信小程序等加強宣傳美食博覽,吸引更多內地旅客入場。今年暑假有較多天氣不穩定因素,但仍希望能達到去年逾50萬人次入場的成績。她又稱,即使遇到極端天氣,但由於要預留時間予下一個展覽,較難安排延長開放時間或添加額外展覽日期,以尊重合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