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近月再度熾熱,引起政府高度關注,新辣招更於日前正式出現。香港特區政府為抑壓樓市風險,針對投資買家,宣布住宅物業買賣印花稅,不論樓價,凡購買第二個物業,劃一徵收15%從價印花稅。此舉相信可抑壓投資買家的購買意欲,令需求減少,預料樓價亦有下調空間。
根據政府數據,今年八月及九月的投資者交易宗數按月上升50%,九月份錄得宗數高達2600宗,當中涉及擁有一個物業再投資的香港永久居民,由今年一季度平均每月的500宗,急升至三季度平均每月的1600宗,增加逾兩倍。因此,特區政府需要抑壓樓市風險,推出今次新辣招,針對投資買家,徵收15%稅率。
根據舊制度,本港永久居民買入第二層樓,300萬至400萬港元住宅,稅率為4.5%;400萬至600萬港元為6%;672萬港元以上為7.5%;2000萬港元以上為8.5%,而十一月五日起生效的新措施,將劃一收稅15%。
以400萬港元樓價為例,現有措施僅徵4.5%稅率,稅收開支為18萬港元;新措施底下,業主的稅收開支大幅增加至60萬港元,升幅達233%。至於其他樓價的詳細稅務開支,詳細見配表。 新辣招對細價樓的投資買家的稅務開支增幅最大,加幅逾兩倍,相信將影響近期熱炒的細價樓。
根據金管局九月份的數據顯示,新批出的平均貸款額為343萬港元,以三季度平均每月1600宗的投資交易量計算,是次新辣招將令買家入市信心受挫,預料有55億港元的貸款金額將會被冷卻,佔九月最新取用按揭金額的23.7%。
今明兩季競爭最激烈
筆者表示,新措施實施後,預料未來三至六個月銀行按揭業務將直接受影響,令今年已萎縮的按揭市場進一步受壓,銀行將要更進取爭取市場份額,四季度及至明年一季度競爭將會出現年內最激烈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