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21年9月,工人們在印度南部的主要大米港口卸貨。\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路透社、《衛報》、福布斯報道:當地時間20日,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和第二大大米生產國印度表示,禁止除印度香米(也稱巴斯馬蒂大米)以外的大米出口,禁令即時生效。此舉將使印度的大米出口量即時減半,再加上俄羅斯近期退出了黑海運糧協議,小麥和玉米的價格近期已不斷上漲,引發外界對全球食品價格進一步上漲的擔憂,恐加劇全球糧食和通脹危機。
印度食品和消費者事務部周四表示,當地大米的零售價格在一個月之內上漲3%,過去一年上漲11.5%,為確保該國市場上有足夠的白米供應,故從20日起實施出口禁令,以抑制國內市場價格飆升,若已封裝完畢的船隻則可繼續出口。
印度此次禁止非印度香米的白米及碎米出口,涉及的白米就約佔印度大米出口總量25%,而去年非印度香米的出口量佔總出口量的一半。印度最著名的大米品種印度香米,則暫不受出口限制的影響。
全球30億人以大米為主食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佔全球大米出貨量的40%,緊隨其後的是泰國和越南。去年印度出口量達到創紀錄的2220萬噸。全球超過30億人以大米作為主食,有近九成來自亞洲,在供應減少及極端天氣影響下,目前全球稻米價格已創11年以來最高水平。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追蹤的數據,在過去一年中全球大米價格指數上漲了13.9%。該禁令恐進一步推升大米價格。
泰國和越南的碎米的價格今年也大幅上漲,由於預計這兩國也沒有足夠庫存填補印度的出口缺口,全球的大米價格將進一步上漲,尤其衝擊非洲國家的糧食供應。外界預料,首當其衝的國家包括貝寧、科特迪瓦、肯尼亞在內的幾個非洲國家,以及南亞的孟加拉國和尼泊爾等地,這些國家是印度非香米的主要買家。
大米出口禁令影響超俄烏衝突
印度政府表示,由於今年季風降雨來得較晚,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印度近期受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惡劣天氣影響,當地的水稻、番茄等大多數農作物的產量大減,價格飆升。
農業貿易公司ED&F Man的研究主管哈克表示,印度的大米出口的禁令顯示了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她表示,大米市場的吃緊可能會對小麥產生連鎖影響,因為「這兩種主要糧食幾乎可以相互替代」。
在印度發布大米出口禁令之際,俄羅斯本周退出了黑海運糧協議,並開始轟炸烏克蘭敖德薩的糧倉。過去11個月裏,黑海運糧協議允許逾3000萬噸烏克蘭穀物和食用油出口到世界各地。過去5天,小麥價格上漲了11%。玉米價格已上漲近9%。俄羅斯約佔全球小麥出口的20%,而烏克蘭在戰前約佔10%。
全球大米庫存預計將在今年年底降至約1.7億噸,是六年的低點,而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極端天氣,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造成進一步影響水稻的收成。路透社引述大米出口商協會主席拉奧表示,印度對全球大米市場的擾亂速度,將遠遠超過俄烏戰爭對小麥市場的影響。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首席經濟學家胡賽因稱,各國已經在應對令人頭疼的食品通脹,尤其是窮國,「當你特別依賴食品進口,債務負擔沉重時,貨幣在貶值,利率在上升……如果你是一個靠進口食物或化肥的窮國,你就有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