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墟 里/紀念蔡瀾\葉 歌

時間:2025-07-14 05:02:20來源:大公报

  二○二五年六月二十五日,蔡瀾在香港去世。至此,「香港四才子」(黃霑、金庸、倪匡、蔡瀾)悉數隕落。

  蔡老去世時八十有三,稱得上「喜喪」。而且,他作為製片人、電視節目主持人、美食家的名號依舊響亮。訃告甫一確認,微信上就湧現出無數「碰瓷帖」足以為證。有的引用他的「金句」,有的列舉「蔡瀾推薦的美食」,還有的描摹「蔡瀾的晚年生活」,好不熱鬧。「四才子」的大作,我讀的最多的是金庸的武俠小說,其次是倪匡的科幻作品。曾因寫論文讀過蔡瀾有關飲食之道的散文。總體感覺是雋永流利,但不像金庸小說那樣值得一讀再讀。

  這當然不是說蔡瀾的作品「不好看」。平易通透是蔡老文字的特色,和他本人聲稱最愛讀的明清小品文相仿,不負「才子」之名。不過,可能更讓人羨慕的是他表現出的生活態度。無論是對食物「本味」的追求,對凝聚鄉愁的「媽媽的飯菜」的讚美,還是傳說中他無兒無女卻散盡千金的瀟灑晚年生活,似乎都給每日做牛做馬的平凡打工族描畫出了無法企及的美麗世界:不落塵俗,無有羈絆,盡情享受人生和自由。

  哪怕以上可能是「人設」而非全部真相,但蔡瀾代表的詩酒風流、快意恩仇的那個時代或已經逝去。和「四才子」一起遠去的不只是一代人,更是一種特定的生活態度和文化品味。生而為人,「香港四才子」想必也曾應對庸常煩惱,他們的所作所為從前和現在或也曾為人詬病,但他們留下的歌曲、文字充滿創意和靈氣,熠熠生輝,愈陳愈香,至少滿足了凡人對「笑傲江湖」的浪漫想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