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特區政府:強化知識產權貿易功能 助力灣區發展

時間:2025-07-11 05:01:32來源:大公报

  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在廣州舉辦運用知識產權在大灣區創造商業價值研討會。\大公報記者帥誠攝

  【大公報訊】記者帥誠廣州報道:7月10日,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在廣州舉辦運用知識產權在大灣區創造商業價值研討會,旨在支持香港同內地企業通過有效運用知識產權,在創意中創造商業價值,並開拓大灣區同全球市場,以實現可持續的商業成果,超過250名香港及內地多個城市的企業代表出席。

  特區政府大灣區發展專員陳潔玲在致辭中表示,根據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的創新指數連續5年居全球第二,充分印證了大灣區在全球頂級科技集群中的卓越地位。

  深港穗創新指數連續5年全球第二

  「去年底,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成功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確認的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籌建機構,促進香港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新動力。」陳潔玲表示。

  在主題演講環節,柳沈專利事務所合夥人程馳表示,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新收涉港澳台知識產權案件51宗,廣州知識產權法庭審結涉港澳案件78宗。

  倡盡快實施國際商標註冊制度

  對於港企在內地知識產權保護,她分別從商標和品牌、專利、著作權、商業秘密四個方面提出了建議。她認為,企業在品牌立項之初,應提前在內地申請商標,並儲備備用商標資源,避免因商標被搶註而陷入被動;其次,由於品牌仿冒的風險普遍存在,企業應採取在重點市場註冊商標,密切監視市場等措施,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身權。另外,針對一般性技術方案,企業還可採用防禦性公開專利的方式,避免被訴侵權。

  麥仕奇香港事務所合夥人蘇光詒則表示,香港的知識產權制度和服務對內地企業發展也將起到助推作用。他透露,2023年內地申請人在香港提交專利申請數達4100多件,對於香港而言,同年度來自境外的商標申請中,來自內地申請人的申請達11000多件,排名第一。「香港的知識產權註冊費用相對低廉,既與世界上多數發達國家的保護制度接軌,又能夠了解內地市場發展的需要。」

  蘇光詒建議,香港應設立本地專利代理服務的規管安排,推進在港實施《馬德里議定書》的籌備工作,盡快實施國際商標註冊制度,並與中央政府研究把相關知識產權國際條約適用於香港。

  的近律師合夥人陸靖平認為,選擇香港作為知識產權商品化的門戶,對於內地企業有多項優勢。他說,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是全球第三受歡迎的仲裁機構,還可享受「專利盒」的稅務優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