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今天,台灣的主流民意究竟是什麼

時間:2025-09-23 05:02:24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環球時報》22日發表北平鋒文章《今天,台灣的主流民意究竟是什麼》。文章指出:

  今天台灣有兩則大新聞,一個是台灣最新民調出爐,另一個是如果兩岸衝突美國是否會軍事介入的調查數據公布。台灣22日的最新民調顯示:不滿意賴清德處理兩岸關係的比例,一年間從43%暴增至63%;更值得關注的是,相信美國會在兩岸衝突中派兵協防台灣的民眾比例驟降8%。賴清德違逆民意,各種民調數據持續「崩塌」,正是其惡行種種之必然。

  惡行一,賴清德的「日本基因認同」。他從未正視台灣被日本殖民的苦難歷史,反而屢屢為日本殖民者塗脂抹粉。他刻意用「終戰」替代「抗戰」,無視當年台灣民眾被殘暴統治的血淚─包括他父輩作為礦工經歷的壓迫與屈辱。他甚至在公開場合將台灣的和平歸功於日本政客。賴清德這種扭曲的認知和變異的價值觀不僅褻瀆了台灣民眾的集體記憶,更讓那些曾遭受殖民苦難的無數個家庭痛恨、心寒。

  惡行二,「跪美賣台」損害民生。為了討好一些美國政客,賴清德當局承諾未來四年採購超1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這個數字較過去五年的均值大增25%,明眼人都看得出這背後的利益輸送。這筆巨資最終還是要台灣民眾買單:超市裏的牛肉會更貴,菜市場的蔬菜也會漲價,小吃店要承擔更高的進貨成本,普通家庭的生活開支被賴清德當局硬生生敲出了一筆。而諷刺的是,賴清德拿真金白銀討好美國一些政客,換來的還是高關稅和美方拒批的4億美元對台軍援。這些事實台灣民眾看在眼裏,心裏早有一桿秤:賴清德的「跪美賣台」,跪的是自己的政治野心,賣的是台灣民眾的生計。

  惡行三,「沾不了水的海鯤號」。從2015年立項到現在,十年時間,民進黨不斷宣稱「海鯤號」有多先進,卻始終只敢拿出模型示人。原定的海上測試一再推遲,如今連「淺水潛航」都難以實現,可投入的資金卻還像滾雪球一樣增加,資金的具體流向更是模糊不清。

  惡行四,「電價政策」加劇社會不公。台灣「民生電價」平均調漲3.1%,波及1450萬戶家庭和無數小商家,讓本就用電難的島內民眾雪上加霜。產業電價卻一分沒漲,明顯偏袒利益集團。

  今天,人們看透了賴清德的惡行,一個個民調數據中飆升的不滿意度,彰顯了對賴清德所作所為的唾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