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鰂魚涌地盤發現戰時炸彈,六千人須撤離。\大公報記者古倬勳攝
【大公報訊】記者古倬勳報道:鰂魚涌濱海街16至94號一地盤,昨日(19日)上午11時許接報發現一枚二戰期間美軍空投炸彈,內有500磅TNT炸藥,附近約1900戶居民需要疏散,警方期望在今日日間完成拆彈。
二戰期間美軍空投
昨日上午濱海街地盤有工人進行地基挖掘期間,約10米深發現可疑大型物件,警方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到場確認,證實是二戰期間美軍空投的「AMM65」型號炸彈,長約1.5米,重1000磅,內含500磅TNT炸藥,該炸彈外殼完整無缺,內含前置及尾置引信,經評估認為該炸彈仍有極高性能及危險性,爆炸品處理課有七次處理同類炸彈經驗,與2018年沙中線工程發現的炸彈型號一樣,威力與二戰期間製作的殺傷力幾乎一樣,一旦爆炸對建築物破壞範圍非常廣闊,會有衝擊波,以及燒紅的金屬碎片彈出,將引致火警。
警方經評估後需在晚上11時前疏散18棟商業及住宅大廈的約1900戶,約6000名居民,包括新威園4棟大廈、中興大廈、太古坊二期、華蘭中心等,警方、東區35隊關愛隊出動支援協助疏散,東區全體區議員及灣仔區關愛隊也在候命。民政事務處亦安排了多個位於港島區,以至於觀塘區的社區中心和社區會堂,供有需要的居民乘搭旅遊巴前往留宿過夜,政府也聯絡了酒店業及啟德青年驛站,他們樂意提供協助。
附近居民得知要進行撤離後紛紛執拾離開,有人指出該地盤以前有幾十年樓齡的建築物,意味着該炸彈在民居已經埋藏了幾十年。
爆炸品處理課今凌晨2時起處理炸彈,他們不會即場引爆,而是切開炸彈以火銷毀炸藥,目標在12小時內完成,期望在今日日間讓社區恢復常態,讓居民盡快返回住所。
消防亦派出兩輛消防車、兩輛救護車及一輛流動傷者治療車戒備,並鋪設一條喉、一隊煙帽隊戒備,以及一滅火機械人,一輛流動指揮車作部門協調,以及一隊事故安全隊戒備,協助處理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