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加強阻嚇/外地多嚴加限制 處罰力度顯著

時間:2025-08-21 05:01:33來源:大公报

  上圖:瀝源邨不少單車泊位被「死車」長期佔用。下圖:積壽里大量出租單車阻塞行人路及公共空間。\大公報記者伍軒沛攝

  外地在單車停放管理上,各自有相應措施。新加坡以「硬措施」規範單車停放,劃定專屬「格子」區域,要求共享單車必須入欄;並借助「電子圍欄」技術監控,企業未及時處理違泊車輛將面臨罰款及行政費,而在2025年7月起,行人路禁行單車,違者最高罰2000新幣(約11800港元)或監禁3個月,處罰力度顯著。

  日本側重設施與多元管理,推出全自動地下停車系統,利用立體空間節省佔地;大阪、名古屋等城市劃定「禁止停放區」,違規停泊車輛需繳納罰款,例如名古屋3500日圓(約180港元),甚至影響個人信用。名古屋還引入「合夥人」模式,授權特定群體現場鎖車,單車車主付費方可解鎖。

  韓國則從建築規劃入手,首爾要求2024年起,新建公寓和一定規模建築必須配建單車泊位,26層及以上、300個單位以上的公寓需預留總停車空間的5%,地上21層以上商業建築需預留2%;共享單車違停將被拖車,電動滑板車違停拖車費達4萬韓圜。而荷蘭以「嚴管區域」著稱,單車僅限指定區域停放,海牙規定市中心單車無人使用超過7天、其他區域超28天即會被移走。\大公報記者 莫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