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深圳出台方案,全力打造「低空經濟之城」。圖為人們在深圳筆架山公園裏體驗無人機送外賣。\新華社
深圳低空經濟再出重磅方案,這次着眼於低空基建。近日,深圳市發布《深圳市低空基礎設施高質量建設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到將建全球總部研發中心、低空高端智造中心、全場景示範驗證中心、一站式解決方案中心「四大中心」,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經濟第一城」。該《方案》也是目前國內首個專門聚焦低空基建的規劃方案。
到2026年底,深圳全市低空經濟產值規模突破1300億元(人民幣,下同),建成低空起降點1200個以上,開通各類低空商業航線1000條以上。分析認為,低空基建正是保障飛行器安全飛行的前提和關鍵。\大公報記者 郭若溪深圳報道
根據《方案》,到2026年底,深圳將建成「1+5+4」(低空經濟大科學裝置1個、低空經濟運行試驗區5個、測試場4個)低空經濟總部研發測試總體布局;建成低空起降點1200個以上,開通載人、載貨飛行等各類低空商業航線1000條以上,直升機、eVTOL起降設施1公里半徑覆蓋建成區面積比例突破50%。
起降場靠近超充站 築社區配送網
起降點建設是本次規劃的重點任務之一。《方案》提出,要規劃建設多類起降設施,包括通用機場、直升機和載人eVTOL起降場、低空物流運輸起降設施網、社區配送起降設施網、城市治理起降設施網。其中,2026年底前投入使用龍華樟坑徑直升機場,結合新型通用航空器發展趨勢,規劃建設深汕通用機場,力爭2026年底前穩定場址。
為了使低空服務更便利的觸達普通市民,《方案》要求直升機和載人eVTOL起降場要結合商圈、CBD、產業園、醫院、樞紐、景區、公園等建設;醫療物資運輸起降要結合醫院、社康中心、血站等需求建設;商圈配送起降點要結合重點商圈、公園、景區、園區、高校及職業院校等需求建設。要與現有基礎設施實現「跨領域融合建設」,包括推動eVTOL起降場與新能源充換電設施(如超充站)融合布局,滿足eVTOL快速充換電需求。
逾7成市民將享同城2小時快送
基於這上千個起降點,深圳擬大力推動低空飛行器實現商業化落地。《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建成深圳低空運營總部基地,開通載人、載貨飛行等各類低空商業航線1000條以上。此外,直升機、eVTOL起降設施1公里半徑覆蓋建成區面積比例突破50%,「2小時同城、4小時跨城」低空快送服務覆蓋人口佔全市人口比例超過70%,三甲醫院、血液中心(血站)覆蓋率超過50%,城市治理起降場3公里半徑範圍內實現全市公園、河道、水庫、岸線等巡檢全覆蓋。
據統計,目前深圳已集聚1900餘家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包括大疆、東部通航、美團無人機等一批無人機和直升機龍頭企業,峰飛航空、沃蘭特等一批eVTOL企業也在深圳落地。目前,深圳累計開通無人機航線近300條,完成載貨飛行170多萬架次。
在此之前,深圳已率先出台全國首部關於低空經濟的地方專項法規,也是國內最早發布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方案的城市之一。與此同時,深圳還在攜手香港規劃建立跨境低空航線,去年首條境內通航機場直飛香港國際機場的跨境直升機航線就在深圳成功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