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印象中,盜墓賊往往灰頭土臉地在山裏打轉。但隨着時代的發展,不少盜墓賊漸漸改頭換面,注重自我包裝。2021年初,徐州市公安機關在開展文物保護例行排查時,在一家古玩店的角落發現一件沾滿泥銹的弓形器,外形與山東省滕州市前掌大遺址出土文物弓形器高度相似。
隨着偵查的深入,辦案人員發現古玩店老闆方某與多名有盜掘古墓、倒賣文物犯罪前科的人員交往密切。其中,為方某提供文物的李某是一家文化勘探技術服務公司的高管,以漢畫像石拓片技藝「非遺傳承人」的身份頻繁出現在各種文化活動中。
可誰能想到,李某竟依託勘探技術服務公司,假借「考古作業」之名,將山東一處墓葬中的漢畫像石洗劫一空。偵查人員還查明,近年來泗陽泗水王陵墓葬被盜案、徐州新沂漢墓被盜案等案件,幕後組織者中均有李某。
在審查起訴階段,李某辯稱自己在一處古墓中並未盜得文物,應認定為未遂。檢察官經審查認為,李某盜掘的墓葬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盜掘行為對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害,應當認定為盜掘古墓葬犯罪既遂。其明知是盜竊或是盜掘古墓葬得來的文物仍收購出售的行為具有牟利目的,應當以倒賣文物罪追究其刑事責任。2022年6月,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十個月,並處罰金2萬元人民幣。\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