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家解讀/中方反制「蛇打七寸」 戰略意圖深遠

時間:2025-10-30 05:02:42來源:大公报

  圖:關稅戰背景下,美國普通民衆的生活成本增加,去超市購物也要精打細算。圖為美國民眾在華盛頓一家超市購物。\法新社

  國際問題專家、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對《大公報》表示,中方近期的反制措施,其威懾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一是精準鎖定對方敏感節點,二是通過機制性成本施壓構建連坐效應,三是堅持「打」得響、「談」得開的戰略姿態,四是兼顧眼前反擊與中長期戰略布局。在美方自短期內密集推出對華打壓措施之際,中方完全具備「奉陪到底」的實力與決心;與此同時,中方也願在對話中保持敞開、修復合作的大門。

  沈逸說,這種鎖定航運、造船、稀土等對方敏感節點的方式,體現了「蛇打七寸」的威懾邏輯─即不以全面、泛化的反制為主,而是選擇對方最為依賴、最易被擾動的環節實施,有效提升反制實效,同時確保其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之內。

  強化威懾同時保留談判餘地

  沈逸提醒,值得注意的是,中方選擇了「精打細算」的反制,而非「全面」封殺,這既強化了威懾,也保留了談判餘地。換言之,中方是在向美方傳達:若其繼續無理打壓,中方將「奉陪到底」;但若美方願意回歸協作、重建公平貿易機制,中方亦歡迎對話修復。「這種策略符合中國在國際經貿規則建構中一貫主張,即依託規則保護自身合法利益,同時保持開放合作、制度對話的姿態。」他說。

  此外,沈逸強調,從動態升級的反制過程中,不難看出中方「深而遠」反制意圖。從產業鏈視角看,中方反制選項雖未全面鋪開,但已具備「可快速升級」特徵。航運、造船、稀土等產業雖為重點,但如果需要,中方還可從金融、技術、服務貿易等維度採取更大力度的系統性反制。在國際規則與話語權層面,中方的反制行動不僅是經濟手段,更具有戰略象徵意義,展示出中國在遭受不公打壓時不僅能「捱打」,而且能「回擊」,進而提升中國在全球貿易治理中的地位與話語空間。同時,中方通過精準、可控的手段回應,也彰顯出中國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中經貿安全、防範外部衝擊的戰略邏輯。\大公報記者朱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