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劇本殺作為一種新興娛樂項目,吸引眾多年輕人。\網絡圖片
近年來,以劇本殺、密室逃脫為代表的劇本娛樂經營場所快速發展,在促進創業就業、滿足文娛消費的同時,也出現了色情、暴力、靈異等不良內容,及消防安全隱患等問題。對此,文化和旅遊部、公安部等五部門27日發布《關於加強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管理的通知》,首次在全國範圍將劇本殺、密室逃脫等劇本娛樂經營場所新業態納入管理。五部門明確要求,劇本需向相關部門上報備案,並對劇本腳本設置適齡提示,不得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向未成年人提供劇本娛樂經營活動。同時應建立內容自審制度,確保內容合法。\大公報記者 江鑫嫻北京報道
沉浸式劇本又稱為「劇本殺」,是一種以劇本為核心的新型文創產品。「劇本殺」的遊戲規則是,玩家先選擇人物,閱讀人物對應劇本,搜集線索後找出遊戲裏隱藏的「真兇」。從題材分類上看,劇本殺題材可以包括燒腦推理、歡樂喜劇、都市情感、科幻腦洞等等。據相關機構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市場規模約在170.2億元左右,2022年料將達到238.9億元。
禁假期外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
行業日益「走紅」的背後,伴隨着未成年人保護缺失、劇本內容違禁、安全隱患等一系列問題出現。其中,未成年人保護是劇本娛樂安全行業保障機制的核心,也是社會各界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對此,《通知》劃出了內容紅線,強調劇本娛樂活動不得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禁止的內容。並規定劇本娛樂經營場所使用的劇本腳本應當設置適齡提示,標明適齡範圍。其中,設置的場景不適宜未成年人的,應當在顯著位置予以提示,並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另外,除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劇本娛樂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劇本娛樂活動。
《通知》還明確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經營範圍為「劇本娛樂活動」,並實行告知性備案。劇本娛樂經營場所應當自經營之日起30個自然日內將經營場所地址以及場所使用的劇本腳本名稱、作者、簡介、適齡範圍等信息,通過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台,報經營場所所在地縣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備案。新增劇本腳本,或者劇本腳本的故事背景、劇情等主要內容發生實質性變化的,應當自使用之日起30個自然日內將劇本腳本的上述信息報原備案部門備案。
建自審制度 傳播正能量
五部門鼓勵場所使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劇本腳本。同時,要求建立內容自審制度,對劇本腳本以及表演、場景、道具、服飾等進行內容自審。
《通知》設置了政策過渡期。要求自印發之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為政策過渡期。過渡期內,劇本娛樂經營場所應根據有關要求開展自查自糾,依法變更經營範圍,完善經營資質,向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履行備案手續,建立內容自審制度,積極整改並消除消防等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