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習近平發表題為《開放共創繁榮 創新引領未來》的主旨演講/中新社
【大公報訊】記者周琳北京報道:習近平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演講中宣布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學者對大公報指出,中國積極主動擴大對外開放可謂正當其時。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分析指出,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從內因看是中國改革和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內生需要。中國開放經濟發展由第一階段的「以平等身份進入國際市場」、第二階段的「以國際市場求發展」,進入了第三階段的「引領全球化市場」。他特別強調,進一步擴大開放,是中國發展和進步的內生需求,這與中美貿易戰無關。
此次習近平講話中特別引起外界關注的是「強調放寬對汽車行業外資限制」。梅新育認為,中國工業化成就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國內原料、能源日益喪失成本競爭力,這對中國製造業和下游產業成本競爭力的打擊日益凸顯。所以,中國需要擴大利用廉價、高品位的國外原料、能源,以保持國內製造業和其他產業的成本競爭力。
有外媒認為,中國主動擴大開放等措施,是在美國對華貿易戰壓力下的「認慫」,對此梅新育特別指出,擴大對外開放是中國從自身利益出發自主醞釀、推進已久的,是從十九大報告一以貫之的,與外部強加的「貿易戰壓力」無關。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指出,在金融危機經濟復甦的關鍵節點上,中國要帶頭改革開放,這是第二大經濟體的負責任行為。尤其在美國挑起多方貿易戰,讓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的情況下,中國更加全面的改革開放,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