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一行三會」巨變 23部門牌子消失

時間:2018-03-14 03:16:36來源:大公網

  圖:13日披露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將整合銀監會和保監會,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圖為民眾在保監會「牌子」前合影留念/大公報記者倪巍晨攝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按方案內容,改革後的國務院正部級、副部級機構將分別減少8個和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共26個,國務院部分其他機構亦面臨調整。改革後,現今大家熟悉的23個部門的「牌子」將消失。其中,銀監會和保監會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備受關注,意味着「一行三會(央行、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監管架構將迎來巨變。/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李靈修北京報道

  方案擬對現行「一行三會」監管架構進行改革,整合銀監會、保監會職責,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不再保留銀監會、保監會。國務委員王勇在作方案說明時表示,銀保監的主要職責是,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和保險業,維護兩大行業合法、穩健運行,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

  旨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王勇稱,方案旨在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解決現行體制存在的監管職責不清晰、交叉監管和監管空白等問題,強化綜合監管,優化監管資源配置,更好統籌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逐步建立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協調監管、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蘇寧金研院研究員石大龍提醒,當前中國金融業混業經營趨勢明顯,各行業間的業務界限逐漸模糊,現行分業監管體制與混業經營發展趨勢不適應;此外,「一行三會」行政級別相同,相互間均只有建議權而無行政命令權,存在溝通不足現象,監管信息分享機制亦不夠暢通。

  去年成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在構建統籌協調機制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而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亦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列為今後要重點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首。

  專家:有助市場平穩過渡

  交銀首席銀行分析師許文兵指出,組建銀保監是繼「金穩會」設立後的又一次重大監管框架調整,此舉有助於控制系統性金融風險,提高金融行業監管協同性,有效避免監管重疊和監管漏洞,是中國構建「統籌協調金融監管體系」邁出的重要一步。

  許文兵坦言,銀行、保險監管部門的整合難度相對較小,組建銀保監有助於市場的平穩過渡。從業務功能看,保險業務功能相對單一,風險管控要求和方法與銀行業有相似之處;同時,保險和銀行監管業務合作密切,兩機構此前有良好合作基礎。他強調,審慎監管、行為和功能監管統一的金融監管體系發展思路已經明確。

  方案還指出,將銀監會、保監會擬訂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石大龍相信,上述內容也是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強化監管協調性,防範監管空白和監管套利。他說,「物理合併」雖可很快達成,但監管理念和文化的建立仍需更長時間,未來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方向料側重各監管機構關係的進一步理順,釐清各機構職責,避免因機構合併等改革造成的監管空白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