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台媒報道:台灣普發現金「登記入賬」最近開始依身份證、居留證尾數進行分流登記,但不少台灣民眾擔心被詐騙,對「登記入賬」抱持觀望態度,表示寧願等晚一點到ATM或郵局領現金。
「大罷免」失敗後,民進黨當局同意普發現金1萬元(新台幣,下同)政策,有「登記入賬」、「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賬」、「造冊發放」5種方式。為了確保登記官網運作順暢,剛開放前5日按照身份證字號與居留證尾數進行分流登記。11月5日開放0、1登記;6日是2、3登記;7日是4、5;8日開放6、7;9日則是8、9;10日之後就不再限制。
台媒指出,台當局財政部門5日上午8點開放登記鏈接,實測不用50秒,就能登記完畢。但截至5日晚間8時,完成登記人數仍未破百萬,而2023年時普發現金,同時段即達103萬餘人完成登記。
在社媒平台上,台灣網友也紛紛討論,不斷詢問「這網站是對的嗎?真的怕1萬元變成別人的」,不少網友坦言「詐騙氾濫,我真的會怕」「怕被騙,還是等17日直接去ATM」,寧願親自跑一趟郵局或ATM領現。
台當局財政部門官員也承認,偽冒的網站確實相當猖獗,當局自10月31日到11月2日,就已發現四個偽冒網站,由於偽冒網址、釣魚網站會騙取民眾的個資,甚至侵害民眾權益,所以不少民眾對「登記入賬」心生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