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語言並非隔閡 邂逅友善溫情

時間:2018-01-01 03:16:06來源:大公網

  圖:秉耀在學校組織下參加了義務支教活動。圖為他與支教學生合影   受訪者供圖

  剛來中國,劉星月就收穫了一段令她難忘的回憶。2014年,愛旅遊的她獨自前往江津中山古鎮附近遊覽,結果迷路了。「那時我的中文不夠好,又聽不懂重慶話,無法和當地人交流,特別害怕。」慶幸的是,當地村民淳樸而熱情,他們拿出手機使用翻譯軟件與劉星月交流。中山古鎮距重慶大學路程較遠,有兩個半小時車程,因此當地老奶奶還請她到家中吃飯,後來亦是村民開車送她回學校,令她十分感動。

  回到學校後,劉星月打電話告訴媽媽當天的經歷,媽媽特別驚訝,「因為現在歐洲並不特別安全,一個女孩子如果迷路了,無法和當地人交流是很可怕的事情。」劉星月感嘆道,「中國如此安全,媽媽也很感恩中國人的友善。」

  秉耀則一直保留着在陝西金峪鎮中學支教時與支教學生的合影,相中他露出和學生一樣天真燦爛的笑容。「我學過摔跤,所以當了孩子們的體育老師。」十天的支教已令秉耀和班上的學生產生感情,要分別的那一天,學生們紛紛把自己做的離別卡片送給這位俄羅斯老師。「我還記得他們在卡片上寫『再見老師,我相信我們還能見面』,孩子們很可愛。」

  他回憶,有一天他在閒聊中忽然想考一考孩子們,於是問他們:「你們知道俄羅斯的首都在哪裏嗎?」「俄羅斯現在的總統是誰?」出乎他意料的是孩子們毫不猶豫地給出了正確答案,「和孩子們交談後,我發現他們對於俄羅斯比我想像的還要熟悉,太令人驚訝了。」

  當地人很少見到外國人,高鼻深目的秉耀走到哪裏都會成為矚目的焦點。「不管是去雜貨店還是去小餐館,都能感受到別人好奇的視線,好像在說『看,是外國人!』」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秉耀會對注目者示以微笑,對方往往也會回他一個微笑,一場剛剛冒頭的尷尬便瞬間消弭了。 (記者 韓毅、盧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