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百目鬼早貴(右)與老師合影受訪者提供
【大公報訊】記者倪夢璟報道:喜歡中文,熱愛中國文化。已來中國三年的日本留學生百目鬼早貴,對於在中國生活學習的便利可謂感觸頗多。WiFi的普及,城市的建設發展,都讓百目鬼早貴為之讚嘆。「上海有很多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在此工作生活,這真的是國際化都市的體現,如果有機會,我也希望能夠留下來,在中國安家。」百目鬼早貴笑着說道。
從大學期間接觸到中國經濟方面研究開始,中國在百目鬼早貴的人生字典裏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的發展,中國的文化開始對她充滿吸引力。「日語很多字詞和漢語類似,卻又有不同的含義,這一點非常有趣,通過接觸學習,我慢慢喜歡了中文,我的畢業論文就是和中國經濟有關。」
2014年,百目鬼早貴選擇來華深造,成為清華大學的日本交換生,並選擇了中文專業。「我知道來到中國一定要學好中文,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學習,了解更多中國故事。」來到中國後,便捷的通信、時尚的網購,都是百目鬼早貴喜歡拿來與朋友分享的新事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WiFi的普及。」百目鬼早貴直言,在中國,無論是餐飲店,地鐵還是書店,幾乎處處都有WiFi的存在,「這在日本是不可能的。」
百目鬼早貴說因為有了WiFi的存在,自己與朋友同學聯繫僅用微信等APP即可,「又方便又省錢,打電話好像都已經過時了。」
但回到日本時對比就很明顯,為圖方便,她回國也不會更換電話卡,而日本公共場所的WiFi不多,導致一旦百目鬼早貴出門遊玩,就可能「失聯」一段時間,很不方便。
在中國生活多年,中國的城市建設亦讓百目鬼早貴驚嘆。「中國的道路非常寬闊,平整。第一次來到中國我去了天安門廣場,我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那麼寬的道路,真的非常震撼。」在上海,盤旋的高架橋,寬闊的道路,便捷的交通,都讓百目鬼早貴印象深刻。
在中國學習三年,百目鬼早貴的中文現在已經非常流利,對中國國情政策也有了相當的了解。本科學習時期已關注中國經濟話題的百目鬼早貴表示,中國目前實施的「精準扶貧」等舉措,正在切實改變中國民眾的貧富差距,相信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的奮鬥目標最終會達到。
收穫愛情 男友是中國人
目前,百目鬼早貴正在上海財經大學學習國際貿易。談及未來的規劃,她說:「我的優勢就是語言,上海又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化都市,我想只要有機會,能夠留下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除了事業方向,百目鬼早貴還在中國收穫愛情,「我的男友是中國人,現在在中國的日企工作,未來如果有機會,我也希望留在中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