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參與「Customs YES青春杭行——科技創新與抗戰精神考察團」的香港學生登上南湖紅船留影。
夏末的嘉興南湖,一艘紅船靜靜泊在綠柳掩映之間。這艘被譽為中國共產黨「母親船」的小船,承載着百餘年前的初心與使命。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8月上旬,「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一行隨香港海關組織的「Customs YES青春杭行─科技創新與抗戰精神考察團」一起前往浙江嘉興南湖,透過紅船和「紅船精神」感受中國共產黨百年前的初心與熱血。
不少港生感言,親身走訪歷史足跡,更深刻體會到今天國家繁榮與安定的來之不易,「真實感受那份歷史的厚度,就會很自然地去思考,我們這一代香港青年在民族復興之路上能作出什麼貢獻。」\大公報實習記者 黃彥彰、崔興林、戴文敏、葉沛言
清風徐來,南湖紅船靜卧於碧波之上。學子們佇立在湖畔,凝視着這艘被譽為「母親船」的紅船,神情專注而莊重。「站在紅船前,我真的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好像能看見先輩們在船上熱烈討論、為民族的未來謀劃的情景。」來自香港理工大學會計與金融專業二年級的姚穎珊表示,課本上的文字再詳細,也不及親眼所見的那一刻觸動人心。
參觀革命紀念館:感激先輩無私奉獻
「紅船精神裏的『敢為人先』和『忠誠為民』,讓我更明白,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背後有多少艱辛與堅持。」姚穎珊感言:「當真的站在這些紅色遺址前,真實感受那份歷史的厚度,就會很自然地去思考,我們這一代香港青年在民族復興之路上能作出什麼貢獻。」
走進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牆上陳列着泛黃的珍貴手稿、老照片與中國共產黨的先驅人物事跡,學子們久久駐足,認真觀看。當被問及參觀南湖革命紀念館及紅船的收穫時,香港大學一年級學生戴文諾神情肅穆地表示,先輩們的無私奉獻令人動容,也讓自己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
「我們這一代能生活在繁榮昌盛的中國,離不開革命先驅的犧牲與奮鬥,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與傳承。」戴文諾表示,自己被「敢為人先、百折不撓、忠誠為民」的紅船精神深深觸動。「從建黨初期的艱難求索,到今日引領國家走向繁榮富強,這段歷程讓我真切體會到復興之路的艱辛與偉大。」
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
參訪期間,香港海關關長陳子達接受記者專訪時也表示:「『紅船精神』代表中國共產黨創立時的初心與使命,青年應從歷史現場感受精神延續,理解國家發展道路的來之不易。」陳子達表示,「香港海關青年發展計劃」連續兩年舉辦「一百青年看祖國」,讓香港青年透過親身走訪內地城市,深入感受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與飛躍的發展成就,體會「一國兩制」下香港與國家血脈相連的深遠意義。他希望可以藉着這個機會激勵香港青年傳承愛國精神,肩負新時代使命,成為愛國愛港的中堅力量。
陳子達表示,此次參訪團希望讓香港青年在親歷中認識國家的歷史與成就,也為兩地交流搭建一個更穩固的橋樑,讓香港青年在與內地青年的互動交流中加深對彼此的了解,明確自身在國家發展中的定位。同時,對接國家戰略,培養具國際視野與家國情懷的時代人才。他認為:「透過參訪國家創新基地及重點企業,香港青年更能掌握『十四五』規劃等國家政策,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培養國際視野及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