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特首:把愛國教育融入日常學與教

時間:2025-08-18 05:01:32來源:大公报

  左圖:幼稚園舉行升旗活動,讓學生自幼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右圖: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重開後吸引了大量學校團體參觀,館長希望年輕一代更深入了解抗戰歷史,珍惜和平。\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社交媒體發表文章與影片《施政.再報告 愛國主義教育篇》,表示政府就新一份施政報告展開的諮詢至今已收到逾6900份意見,按年增加約一成。他強調會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日常學與教,進一步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

  大公報記者同日走訪影片中提及的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即使懸掛一號風球,仍有不少家庭專程前來參觀,有市民表示,銘記歷史是邁向未來的重要基礎,期待月底舉行的新專題展覽。\大公報記者 李慧妍

  李家超在影片中提到,近年每逢國慶或香港特區成立紀念日前後,市面常見國旗和區旗旗海,證明市民能夠安心、安全地表達愛國情懷,這是令人欣慰和自豪的變化。他指出,在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保障下,加上政府持續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香港社會出現了積極轉變。他回顧說,幾年前本地社會一度不能公開、安全地表達對國家的情感,如今已截然不同,並表示會持續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日常學與教之中,厚植學生家國情懷。

  幼園生蹴鞠扯鈴學中華文化

  教育界方面,幼稚園老師陳曉彤分享了實踐經驗。她所屬的小組於6月底獲得教聯會優秀教師選舉(愛國主義教育組)獎項。她表示,愛國教育早已融入日常課堂,例如舉辦「中華文化體驗日」,讓小朋友透過蹴鞠、扯鈴等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趣味和多樣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對國家的認同與熱愛。

  今年適逢抗戰勝利80周年,香港各界將舉辦系列紀念活動。其中,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自去年9月3日開幕以來,已接待逾16.2萬人次參觀者,當中包括428個學校團體,學生參觀人次超過2.9萬。該館已成為本地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學生參觀展覽了解抗戰歷史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館長張雅茵表示,重開後吸引了大量學校團體參與,她欣慰展品能夠讓年輕一代更深入了解抗戰歷史,從而珍惜和平。她強調,抗戰老兵和先烈的犧牲值得世代銘記,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今日教育的重要養分。博物館亦計劃於本月底與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合辦專題展覽,透過文物、圖片及互動裝置介紹粵港抗戰活動,讓市民從更多角度認識歷史。

  李家超表示,透過各類展覽與活動,市民能更深刻地了解抗戰歷史,銘記先烈的犧牲與奉獻,進而珍惜當前的和平。他希望這些定格於舊相片的苦難能轉化為自強不息的奮進力量,讓市民和遊客可以重溫香港抗戰歷史以及中國人民爭取和平過程中展現的團結和堅韌精神。

  他同時提到,政府正積極籌備新一份施政報告,至今收到的6900多份市民意見,將成為政策制定的重要參考。他感謝社會各界的踴躍參與,並承諾會仔細研究每一項建議,務求編寫一份屬於大家的施政報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