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蘇榕蓉報道:台灣行政機構21日通過2026年度總預算,其中防務預算達新台幣9495億元創新高,佔GDP比重為3.32%。島內媒體人許陳品向大公報記者表示,賴清德上台一年多來,對美國的態度基本就是予取予求。美國要求加碼投資,賴當局立即奉上台積電和4000億美元的投資大單;面對美國對台徵收不合理的20%的對等關稅,民進黨無力招架,卻繼續哄騙台灣老百姓以求息事寧人。特朗普競選時要求台灣提高軍事預算,賴清德隨即調高超過原定的3%,此舉將台灣僅有的財政預算全方位地傾斜至武器採購與研發,未來更是會嚴重排擠社會福利、教育、醫療、長照、公共建設等民生各方面。台灣老百姓的苦日子已經開始了。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何溢誠表示,在美國的壓力以及關稅大棒下,民進黨當局又再度屈服,並大慷台灣納稅人之慨,台灣明年的防務預算竟然破天荒編列9495億元新台幣,佔台灣經濟生產總值(GDP)約3.32%,超過了此前賴清德喊出的3%目標。賴清德為了迎合美國特朗普政府以及軍火商的利益,接二連三欺騙台灣人民,當冤大頭,不惜掏空台灣財政向美國繳交巨額保護費。循此必然會對台灣經濟建設、社會福利以及民生教育等原本的預算支出,造成嚴重的排擠效應。中小企業和弱勢群體更將無以為繼,台灣民眾要如何自力救濟?
新北市民林辰梅表示,在美國20%疊加關稅之下,台灣地區經濟舉步維艱,賴清德為了強化「抗中保台」的形象,進一步鞏固其40%的綠營基本盤,大手筆增加防務支出。當前台灣地區的軍費負擔已然沉重,進一步提升軍費極可能導致社會資源分配失衡。
台南市民林秉謙亦表示,在以往的台灣財政支出項目中,社會福利支出佔比最高,教育科學文化支出次之,防務支出排在最後面。從2020年開始,台灣防務預算變得不正常,逐漸成為台灣經濟社會的畸形負擔。台當局浮濫編列預算,將「特別預算」常態化,導致島內財政「寅吃卯糧」,台灣人均債務不斷增加,甚至「曾孫」一代都還不完。如今,台灣民眾怨氣很重,安全感越來越低,對賴當局越來越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