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風雲」40年 「長壽第一星」

時間:2017-11-16 03:16:43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周琳北京報道:從1977年中國第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雲一號到現在,中國氣象衛星事業已走過40年的發展歷程,並已成功發射16顆氣象衛星,從早年工作時間只有一個多月,到現在可以觀測全球天氣的「長壽第一星」,中國氣象衛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史跨越。

  上世紀70年代初,中國衛星氣象事業啟動。造衛星還是買衛星,國內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時任中國氣象局局長的鄒競蒙力排眾議,極力倡導自主研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開始承擔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研製項目。

  1988年和1990年,中國先後發射了2顆風雲一號試驗衛星,但壽命都不長,其中A星工作了39天,B星工作了165天。痛定思痛,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作為抓總研製單位,鉚足了勁重新回到「風雲」戰場。經過嚴密分析和扎實攻關,風雲系列衛星研製團隊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1999年5月10日,風雲一號C星成功發射,在軌穩定運行超過7年。該星完成了中國氣象衛星研製歷史上由屢遭挫折到圓滿成功的完美轉身,被譽為「太陽同步軌道長壽第一星」,也翻開了中國氣象衛星事業上新的一頁。

  此後,中國把重點放在加快發展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上,即風雲三號衛星。2008年、2010年、2013年風雲三號A星、B星和C星相繼發射升空並在軌穩定運行。目前風雲三號三星在軌組網運行,把全球氣象觀測數據更新時效由12小時提高到6小時,氣象災害預測時效提高了1倍。同時雙星互為備份,有效保障了全球氣象衛星數據的連續可靠。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