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國際)武術節比賽場外,太極推手對練。肖剛 攝
大公網8月6日訊(記者站 肖剛)2017中國·平涼崆峒養生文化旅遊節暨崆峒(國際)武術節6日在甘肅省平涼市開幕,來自甘肅省內以及北京、天津、湖南、青海、陝西等省市的94支代表隊,逾2200名武者同台競技、「崆峒論劍」。
旅遊節將持續至12日,其間還將舉辦中華道源文化研討會、「決戰棋盤嶺」圍棋擂台賽、非遺展演、民俗及中華絕活展演、中國書畫名家走進崆峒山寫生、地方特色旅遊產品展示展銷及旅遊商品大賽、「隴原巧手」手工藝品展示展銷、旅遊景區宣傳推介、明星演唱會、搖滾音樂節、健身操大賽、美食節、啤酒狂歡夜、青年歌手大賽暨崆峒山原創歌曲徵集、「崆峒仙子」模特大賽、器樂和秦腔大賽等16項活動。
平涼市委書記郭承錄致辭。肖剛 攝
平涼市委書記郭承錄表示,舉辦旅遊節,是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提升開放開發水平的具體行動,也是宣傳推介平涼、展示崆峒養生文化旅遊新形象的重大機遇。將以此為契機,着眼打造全國文化旅遊養生第一地這一目標,加快崆峒山、大雲寺·王母宮和關山三大景區建設步伐,把平涼建設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文化旅遊明珠城市,進一步把平涼旅遊品牌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郭承錄介紹,近年來,平涼市將文化旅遊作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區域首位產業,以中華崆峒養生地和大景區建設為抓手,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神奇崆峒·養生平涼」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先後獲評「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指定養生宜居城市」、「中國顧客最滿意的十大風景名勝區」和「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
平涼市的旅遊人數由2011年的531萬人次增至2016年的1600萬人次,綜合收入由25.4億元增至86.8億元。今年1—4月份 ,平涼接待遊客42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1%和26.2%。
崆峒(國際)武術節比賽現場,武林小將一招一式有模有樣。肖剛 攝
平涼位於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是古絲綢之路重鎮、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曾演繹了黃帝問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漢武西巡等流傳千古的故事,孕育了世界針灸醫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孺、明代「嘉靖八才子」趙時春等彪炳史冊的傑出人物,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等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旅遊節開幕式上演繹軒轅黃帝登臨崆峒,問道廣成子。肖剛 攝
而作為中國傳統武術五大流派之一,崆峒武術早于少林、峨嵋、武當,《爾雅》記載:「空同之人武。」崆峒武術植根于中國傳統道教文化,又從外來的佛教文化中吸取借鑒,神秘奇詭、風格獨特,融手法、套路、技擊為一體,講究實打、實拿,以技擊強身和增加功力為目的。崆峒派武術分飛龍、追魂、奪命、醉、神拳、花架、奇兵、玄空八大門,每門又有十五六套拳術和器械套路,每種套路又有幾樣「奇(門)兵(器)」,此外,還有一套先天十八羅漢手,相傳為達摩所創的少林母拳,作為崆峒派武術的基本功來練習。金庸曾題詞:「崆峒武術,威峙西陲」,目前,不僅在國內,日本、德國、美國、韓國、俄羅斯、埃及等國也不乏崆峒武術的習練者。
2017中國·平涼崆峒養生文化旅遊節暨崆峒(國際)武術節開幕式現場。肖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