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最大智能倉揀貨提速三倍

時間:2017-08-03 03:16:30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最大的機器人倉庫日前已經在廣東惠陽投入使用。圖為機器人在倉庫內搬運貨物/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南方網、鳳凰網報道:中國最大的機器人倉庫日前已經在廣東惠陽投入使用。該倉庫由菜鳥網絡打造,擁有機器人上百台,它們相互之間既協同合作又要獨立運行,代表着中國機器人倉庫的最高水平,將助力電商提升快遞速度,為消費者帶來更加高效的網購體驗。

  在菜鳥網絡智慧倉內,單個AGV搬運機器人形同「掃地機器人」。在這裏,超過百台這樣的機器人,既可相互協作執行同一個訂單揀貨任務,也能獨自執行不同的揀貨任務。而且機器人能相互識別,並根據任務優先級來相互禮讓。

  這背後,與一套精密的機器算法不無關係。菜鳥網絡高級算法專家胡浩源介紹說,幾十台和上百台機器人在一起的難度是不一樣的,更多的機器人意味着分配任務難度大增加。「因為要合理地將每個任務分配給對應的機器人,從而實現整體任務完成效率的最優,還要防止機器人之間可能的碰撞、防止部分區域出現機器人擁堵、死鎖等。」胡浩源說。

  機器人接到指令後,會自行到存放相應商品的貨架下,將貨架頂起,隨後將貨架拉到揀貨員跟前。完成揀貨之後,機器人再將貨架拖到貨架區存放。胡浩源說,「在智慧倉內,貨架的位置會根據訂單動態調整,調動機器人時也是就近調配,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倉庫內的運作效率。」

  單機可頂起500斤貨物

  菜鳥網絡物流專家游育泉介紹,每一台機器人能頂起的重量可達到500斤,同時還能靈活旋轉,將貨架的四面均調配到揀貨員的跟前,方便揀貨員工作。當機器人缺乏電力時也會自動歸巢充電。

  機器人究竟是如何提高倉庫內的運作效率?以消費者在電商網站下單為例,下單之後,菜鳥網絡惠陽智慧倉內的機器人便會接到指令。機器人隨即會自動前往相應的貨架,將貨架拉到揀貨員的面前,由揀貨員將市民購買的物品放置在購物箱內,隨後進行打包配送。目前,機器人與揀貨員搭配幹活,一個揀貨員一小時的揀貨數量比傳統揀貨員多了三倍還不止。

  揀貨員不再天天馬拉松

  一名在傳統倉庫內工作過的揀貨員告訴記者,行業內揀貨員都是計件制,揀貨越多收入越高,因而不少年輕人都會盡量多跑步多揀貨。他曾經在傳統倉庫內工作了三個月,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走六七萬步,相當於一個馬拉松。而跑步工作由機器人代替後,他只需要在揀貨台揀貨,一天下來,算上中午吃飯、中途上衛生間,步數只在2000步左右。

  也有人在智能倉庫與傳統倉庫做過測試,在7個半小時的工作時間內,傳統倉的揀貨員揀貨1500件,要走27924步。而智能倉內的揀貨員揀貨已達3000件,卻僅走了2563步。這個數值還不是智慧倉的最高值。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