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廣體C929最快2020年首飛

時間:2017-05-07 03:15:47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5日,國產大飛機C919於上海首飛成功,被視為中國民用航空領域一次重大跨越。在C919研製之同時,其後續乃至未來機型的研製早就提上日程,其中就包括始於2014年、中國商飛與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UAC)攜手合作之C929遠程廣體客機項目,乃至C939、C949等機型之未來超前研製。內地媒體從C929研發團隊一位成員口中得悉,中俄合作研製、以美國廣體客機波音777為假想敵的C929暫定2020年首飛,航程足以跨洋飛行,並將具備智能故障診斷和狀態監測能力。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對於C929的情況,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採訪到C929研發團隊一位成員,介紹最新進展。目前,中國商飛公司正在和俄羅斯聯合設計和製造下一代「遠程廣體客機」,在商飛內部則稱之為「C929」。這支團隊的平均年紀不到30歲,由C919副總設計師陳迎春領銜。

  機艙雙通道布局

  此前有報道指,C929載客量預計為250至280人,可全面取代波音777型飛機,甚至進一步超越波音最新型787型。該名研發團隊成員表示,現計劃安排C929於2020年首飛,後續有可能會推遲。與C919窄體單通道設計相比,C929突破在於其廣體設計,可載客280人(C919約可載客160人),航程更遠(最高達13000公里,是C919兩倍有多),可跨洋飛行。

  此外,這款廣體機主推智能客機的概念技術,將具備智能故障診斷和狀態監測能力。針對坊間質疑C919不算大飛機,因其內艙是單通道,該名成員表示C929將採用雙通道。

  被問及C929將配備何種型號發動機,該成員表示,國內發動機才立項,要經過十幾年的研發和取證才能商業運營;目前的戰略是先上大飛機平台,後續帶動包括發動機在內的整個產業鏈進行發展。

  去年11月,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舉行,其時中國商飛市場營銷部負責人江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廣體機目前還只是概念設計階段,飛機雛形是如此,但具體配備何種發動機,飛機採用何種設計暫無具體細節。但他表示,從座級數來看,未來C929將與空巴A350和波音787構成直接競爭。

  至於C929跟俄羅斯聯合研製,中俄雙方如何分工,該名成員透露現正跟俄羅斯聯合設計和製造,具體分工正在談判中。

  上月8日,「中俄產業投資合作」系列研討會之「中俄民用航空合作與金融支持」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有份出席研討會的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表示,C929的中俄聯合工作團隊正在組建中,已開始工程發展規劃。中國在民機工業領域的合作推動模式,可參考、借鑒空巴建立和發展的歷史成功經驗,要有明確戰略目標。

  聯合研製複合物料

  陳元又表示,可率先從金融支持進行創新突破,支持中俄合作企業共同進行一批航空分支技術的聯合研製。用孵化、投資引導中俄兩國的潛在供應商企業,迅速與寬體客機、重型直升機項目進行型號、產品的零部件配套。冀在大型客機的複合材料、航空電子等零部件產品門類中,中俄都能仿效空巴的機體複合材料聯合研製的格局,對中俄企業間合作建立優先金融支撐項目。

  彭博社統計顯示,未來二十年中國將採購逾6800架客機,當中廣體客機佔1560架,佔比近23%。民航專家林智傑表示,目前廣體機主要由美國波音和歐洲空巴壟斷,C929的進入有望打破這種壟斷局面,惟目前來看研發難度比較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