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陶瓷茶葉助古城重煥光芒

時間:2017-05-03 03:16:34來源:大公網

  泉州靠海而居、以港而興,被稱作中世紀「東方第一大港」,有1500多年對外開放的歷史。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原館長王連茂介紹,唐代時泉州和廣州、交州、揚州並稱為中國四大對外貿易港口。「宋元時期,中國是世界上科技、文化、經濟最強盛的國家,泉州最繁盛的時期也是中國在國際上最繁盛的時代,能佐證這時期中國繁盛的物證幾乎都出自泉州。」王連茂說。

  據介紹,紹興年間,泉州市舶(海關)的年收入近百萬緡之多,約佔南宋王朝全部財政收入的五十分之一。泉州市舶司設在府治南門水仙門(今水門巷)內,其遺址至今仍然存在,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實物見證。

  但到了元末,泉州發生亦思巴奚兵亂,長達近十年之久,戰亂和仇殺讓泉州的海外貿易受到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泉州人愛拚敢贏,再次將泉州發展成為內地舉足輕重的製造業重鎮和外向型經濟重鎮。古泉州德化的陶瓷、安溪的茶葉都隨着海上絲綢之路遠航海外。今年首季,泉州茶葉出口增幅創歷史新高。其中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和開拓「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市場成效顯著。數據顯示,2016年,泉州市與「海絲」沿線國家年貿易總額121.5億美元,約佔全市貿易總量的50.59%。

  (記者何德花)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