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深圳鴻蒙生態創新中心體驗館正式運營,這座超一千四百平方米的展廳,成了科技愛好者的 「打卡地」。
鴻蒙生態受關注與美國科技制裁中國有關。此前中國不少企業在操作系統上被「卡脖子」,手機、電腦等常用的國外系統說受限就受限。也正因如此,「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從概念變為剛需,鴻蒙便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長為支撐「萬物互聯」的「中國芯系統」。走進這座體驗館,就能看到我們如何把「卡脖子」的困境,變成「創未來」的底氣。
踏入館內,九大沉浸式體驗區各有特色。工業鴻蒙展區像「數字魔盒」,模擬生產線上不同品牌的工業設備靠鴻蒙分布式軟總線技術順暢「交流」,傳感器數據實時傳至控制器,機械臂精準作業。這套全自主技術的系統,打消了「斷供」顧慮,是名副其實的「工業數字安全盾」。
金融鴻蒙展區裏,鴻蒙輕鬆解決了傳統金融網點效率低、設備孤立的問題。智慧金融網點廳堂一體化產品,借統一數字底座讓設備協同工作,更關鍵的是金融數據在自主系統內流轉,守住了制裁陰影下金融行業的「生命線」。
安平鴻蒙展區的安全駕駛智能機器人教練也很亮眼。它憑鴻蒙特性實現設備互聯、精準處理數據和多重防護,模擬訓練中能糾正學員操作、降低實車風險,且不依賴國外技術,即便有外部限制也能穩定運行。
醫療、教育、政務鴻蒙展區同樣值得一看。鴻蒙讓遠程醫療更精準,偏遠患者能借自主系統聯絡大城市專家;智能教學設備不依賴外部軟件,師生上課更安心;政務數據在「中國系統」內流通,簡化流程還防洩露。
在這兒,每一步都有科技驚喜,更能感受到「自主可控」的踏實。它不僅展示鴻蒙的現在,更描繪着無「卡脖子」煩惱、萬物互聯的智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