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深圳機場舉行旅客吞吐量「40000000」造型燈亮燈儀式/大公報記者黃仰鵬攝
深圳機場15日宣布今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萬關口,正式開啟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新篇章。當天,海航同時發布開通五條國際航線。至此,深圳機場今年新開通和加密國際航線達到19條,短時間內實現歐美澳直飛,全年國際客流量激增逾兩成。/大公報記者黃仰鵬深圳報道
當日上午,深圳機場在航站樓出發大廳舉行以「飛越 再出發」為主題的紀念儀式。隨着三台無人機在深圳機場出發大廳D18值機櫃枱找到正在此辦理值機前往胡志明的葉國金先生,深圳機場就此誕生今年第4000萬名旅客。
據了解,通航25年來,深圳機場累計運送旅客超4億人次,其中從2003年至2013年間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並實現十年間千萬級客流的「三連跳」。今次客流實現千萬級跨越僅用三年,得益於新航站樓啟用後低空資源全面釋放。
定位悄然轉為亞太樞紐
機場方面表示,目前已啟用了新一輪基礎設施擴建,第三跑道、衛星廳及T4航站樓已列入機場「十三五」規劃,預計到2020年,深圳機場將實現旅客吞吐量548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20.4萬噸、航班起降40.8萬架次。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機場的定位已悄然生變,從此前的專注於國內航線的「大型骨幹機場」,到現在已變為「打造成為連接『一帶一路』、輻射亞太的國際航空樞紐」。記者發現,近年來深圳機場開拓國際航線動作頻頻,航線開通速度之快也前所未有,僅今年就新開和加密國際航線達到19條,最短時間內實現了歐美澳直飛。目前,深圳機場已開通國內外客貨運航線200餘條,通達國內外130餘個城市;其中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線27條,通航城市26個。
國際業務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深圳機場國際客流的快速增長。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客流達到258.96萬人次,預計全年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旅客量有望超過280萬人次,同比增長23%。
四年後通航城市翻一番
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深圳機場還將進一步加大國際業務拓展,加快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力爭到2020年,實現國際通航城市數量翻一番,國際旅客吞吐量超過550萬,屆時航線將達至48條。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與香港機場相比尚難望其項背,但深圳機場在國際航線的連番布局,給珠三角機場競爭新格局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
與此同時,海航也在當天儀式現場發布了深圳至芽莊、清邁、布吉、奧克蘭、峴港等五條國際航線開通,其中作為深圳機場本年度開通的第5條也是最後一條洲際長航線,深圳─奧克蘭航線將於12月29日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