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探討大數據行業發展趨勢/資料圖片
物聯網和大數據被公認為會帶來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動力。根據淡馬錫的研究,到2025年物聯網所帶來的經濟效應預計可達3.9-11.1萬億美元,其中工廠也就是製造業領域的物聯網應用最多,預計經濟效應將達到1.2-3.7萬億美元。
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吉紅指出,目前中國製造業總體上處於機械化製造向自動化製造的過渡階段,而美歐正在由自動化製造向智能製造過渡,二者在一些領域的差距甚至多達數十年。因此,按照常規思路,中國製造業短期內趕超歐美顯然不現實,「應該用工業4.0的智能技術,解決中國工業2.0存在的問題,以期實現全面突破、局部超越」。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智能製造技術的應用,製造業與服務業將逐步走向融合。陳吉紅說,從德國工業4.0和美國CPS(信息─物理系統)的應用來看,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傳感器、智能化等新技術的應用,加速了製造業向服務業的轉變。
例如,GE(通用電氣)公司通過遠程採集航空發動機的運行數據,建立發動機運行健康狀態的智能化監控、預警、維護系統,實現了從發動機製造到發動機租賃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商業模式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