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的意見》首次提出「中小學科技教育」的概念。對此,同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許學軍12日在教育部發布會上表示,文件首次提出科技教育是破解當前教育問題、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通過一體化科技教育早期發現科技「好苗子」,暢通成長通道,為國家持續輸送戰略科學家、卓越工程師與高水平創新團隊。
許學軍在會上作專家解讀時提到,科技依賴人才,人才源於教育,高質量科技教育是連接二者的核心橋樑。從基礎教育抓起,系統提升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夯實國家創新根基、積蓄人才優勢,形成「教育育人才、人才促科技、科技興國家」的良性循環。
他表示,《意見》尤其注重育人目標和資源的有效銜接,大學要在課程建設上發揮「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學科優勢與科研積累,將前沿學術成果轉化為中小學科技教育可理解、可實施的指導方案,幫助中小學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優化課程設計。
許學軍還指出,《意見》最大的創新是充分凸顯了科技教育的內涵,不僅僅是科學思維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在資源上實現橫向銜接,匯聚優質科技資源導入到中小學教育;在課程上實現學科交叉,將前沿科技分學段、分層次融入到課程體系,從而更好地實現培養科技後備人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