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直擊深圳智造❶/AI提升五感 機器人開竅

時間:2025-11-13 05:02:50來源:大公报

  圖:柔性機器人應用例子

  【編者按】

  機器人奏青銅樂、AI繪數字卷、超高清巨幕煥彩……第十五屆全運會啟幕,「深圳科技」驚艷全場!一「鳴」驚人的優必選Walker S2人形機器人代表粵港澳,敲響兩千年前青銅句鑃,上市三月即攬數億訂單,盡顯硬核實力。

  大公報今起推出《直擊深圳智造》系列專題,聚焦機器人產業、智能製造生態系統、高端消費電子三大路徑,透視鵬城「硬科技+強製造」獨特基因,解碼大灣區邁向智能製造新高地的核心優勢。

  45年前,深圳經濟特區剛剛成立,工廠裏響徹傳統機械的轟鳴;如今,這座城市的車間更趨安靜,深圳企業研發的機器人已憑藉毫米級觸感突破技術壁壘,運動機能直逼人類,真正讓機器人「開竅」。帕西尼實驗室的機械手,能辨別絲綢與棉麻的細微差別,正是毫米級觸感技術的生動體現;速騰聚創的「機器人之眼」可預判小球軌跡,讓機器人視覺感知更敏銳;逐際動力的人形機器人CL-3,以31個自由度實現奔跑上樓,運動機能媲美人類四肢的靈活度。

  更靈巧的手、更敏銳的眼、更矯健的四肢,AI技術正全面賦能機器人「五感」升級。每一次代碼運行、每一次機械關節轉動,都在書寫「深圳智造」突破「剛性執行」傳統框架的歷程,構建起覆蓋感知、決策、執行的柔性生態閉環。/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郭若溪

  在速騰聚創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裏,一台搭載「機器人之眼」AC1的機械臂緩緩伸出,面對散落的積木、滾動的小球,它「目光」所及之處,屏幕上同步浮現出障礙物的深度、形狀和運動軌跡。「它能預判小球的滾動方向。」市場總監謝闐地指着屏幕,話音剛落,機械臂已提前調整角度,穩穩接住即將落地的小球。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青龍Pro機器人就搭載了AC1,讓青龍Pro具備避障、建圖、定位等全場景感知能力。

  在帕西尼感知科技的展示廳,一隻搭載了帕西尼多維觸覺傳感器的靈巧手正在幾塊材質不同的布料表面觸摸、感知。因為具備亞毫米級觸覺感知能力、帶自研AI算法以及豐富的觸感數據庫,這根手指可以分辨出棉紗、彈力綢緞、真絲、提花布等多款布料的特徵,並將差異化信號直接傳送到電腦上,方便紡織和服裝行業的人開發新品。「未來,機器人靈巧手的觸覺技術將讓手術機器人實現『盲操作』。」首席運營官聶相如說。

  以毫米級精度完成複雜工序

  如果說速騰聚創讓機器人有了更敏銳的「眼睛」,那麼,逐際動力則讓機器人運動起來更矯健。今年5月份,逐際動力發布全尺寸人形機器人CL-3,以31個自由度(不含手部)的高性能本體設計,刷新了行業對雙足機器人運動能力的認知。這31個自由度覆蓋軀幹、四肢全鏈路運動,配合全身運動控制算法,可實現行走、跑跳、上下樓梯等高動態動作。

  這也讓工業4.0時代的人機協作範式有了新的想像空間。在汽車製造場景測試中,CL-3已能完成扭矩扳手安裝、精密部件搬運等複雜工序,定位精度達到±0.1mm。行業專家指出,CL-3在工業場景的落地,標誌着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產線的關鍵跨越,預計將推動工業自動化進入「柔性智造」新階段。

  逐際動力創始人張巍表示,隨着CL-3的推出,人形機器人正從「功能疊加」向「運動智能」進化,為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等領域提供更高效的人機協作解決方案。

  今年深圳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深圳柔性機器人產業的崛起,離不開「產學研用」的深度協同。在深圳龍崗區阪田街道的星河WORLD片區,深圳規劃打造全國首個「具身智能機器人示範街區」。這裏將集機器人劇場、實驗場、產業園區於一體,搭建「技術研發─場景驗證─產業協同─數據反哺」的全鏈條生態系統。不久前,全球首家機器人6S店在這裏落戶,該店店長林楓告訴記者,這個創新平台意欲為機器人產業的商業化打通「最後一公里」,讓人人都可以來這裏購買機器人服務、享受機器人服務。

  2024年發布的《深圳市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27年建成全球領先的柔性機器人創新中心,培育5家百億級龍頭企業。目前,深圳已聚集機器人企業超1500家,2025年產業規模預計突破2000億元人民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