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亞平與景海鵬、陳冬一同「天地聯講」此次太空任務中科普看點/視頻截圖
【大公報訊】記者劉凝哲北京報道:神舟十一號太空人景海鵬、陳冬離開天宮二號後,一堂彙集太空養蠶、種菜、腦機交互、太空體檢等內容的太空科普課通過新華社播出。曾在天宮一號上擔任「太空教師」的女太空人王亞平,與景海鵬、陳冬一同「天地聯講」此次太空任務中科普看點,公開大量天宮二號上的大量珍貴視頻。
「這次香港幾個小科學家,代表所有的小朋友,想通過中國的空間實驗室,看看能不能把他們的夢想變成現實」,景海鵬在公開課的開篇說。經過太空人8天的觀察和照顧,天宮二號上的6隻蠶寶寶,已有5隻成功吐絲結繭。「現在只剩6號蠶寶寶」,景海鵬將這隻蠶寶寶的「太空屋」舉到攝影機前,略有遺憾地說,按着計劃,養蠶實驗已經結束了,但是我們還沒有放棄,希望奇跡能夠出現。
天宮二號上還進行了人類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實驗。地面上,王亞平戴上腦電帽與實驗裝置鏈接,可以用意念控制旁邊的機器人舉手,並在心中默念話語由機器人重複讀出。天宮二號上,景海鵬也戴上了腦電帽進行實驗。之所以將腦機交互實驗搬入太空,是為驗證太空失重環境會否對腦電信號產生影響。
公開課中,景海鵬、陳冬還首次在太空中進行超聲檢查。此外,兩人還演示每日太空種菜的工作、太空鍛煉甚至「太空比武」。只見陳冬打起太極拳,景海鵬使出無影腳,兩人在失重環境中的誇張動作,令觀眾也感受到太空生活的奇妙、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