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四足機器狗展示「本領」\大公報記者丁春麗攝
【大公報訊】記者丁春麗山東報道:2016中國國際智能製造大會暨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會10日在濟南開幕,國家863計劃機器人技術主題專家組組長王田苗在主旨演講中提到,中國機器人產量增長為17%,自主品牌機器人以30%速度增長。
「未來三至五年,特種和服務機器人規模大概在300億美元到800億美元。」王田苗說,目前全球機器人以12%速度在增長,全球新裝機器人在22萬台到24萬台,中國佔全球市場25%。雖然中國機器人整體上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但中國自主品牌機器人正以30%速度增長。中國湧現新松、富士康、哈博實、埃夫特、埃斯頓等一批優秀機器人公司,其中納恩博全資收購全球自平衡車開創者賽格威,成世界自平衡服務機器人「老大」。王田苗認為,新材料特別是仿生結構的材料、人工智能、多機器協調和人機共融等將引發智能機器人市場爆點。
中國人工智能專家李德毅會上透露,目前內地正進行無人駕駛汽車封閉道路實驗,機器人汽車或在長途車、工程車、公交車上率先應用。在會場門口,兩隻四足機器狗倒立、後腿站立等表演成為焦點,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銷售總監稱,「e-Dog」機器人可提醒老人吃藥,陪老人散步並防止其走失。全球醫用機器人2014年本體規模100億美元,2025年將達170億美元,手術機器人和智能護理成「中國製造2025」重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