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參觀者與3D打印智能機器人InMoov猜拳互動 受訪者供圖
在今年的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上,一家內地企業帶來的3D打印智能機器人受到廣泛關注。這台機器人可以和人們玩猜拳、打招呼,甚至獻上「愛的抱抱」,讓人們感受到了3D打印在智慧應用方面的無限前景。而該公司應用於這台機器人的3D打印技術,已在醫療領域投入使用,目前和內地十餘間醫院試點合作定製義肢、康復模具等,比原有的治療方法更加科學,也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價格僅為傳統用具的5%。/文/圖:大公報記者 賀鵬飛
這台驚艷眾人的3D打印InMoov智能機器人,出自一家成立不到4年的內地年輕企業─南京清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清曉科技),其創始人王清培也非常年輕──今年只有32歲。
據王清培介紹,為了參加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他和團隊專門設計打印出一台InMoov智能機器人。事實上,InMoov機器人是一個開源項目,最早在2013年由法國雕塑家蓋爾.朗葛文利用3D打印機設計完成。王清培團隊製作的InMoov機器人,在技術工藝特別是智能化方面,具有領先優勢。借助252個3D打印的零件,以及高清攝像頭和體感外接設備,它可以實現動態跟隨、動作捕捉、語音交互、體感交互等多種功能。
王清培表示,打印這台機器人參展,本來只是想讓參觀者可以直觀地感受3D打印技術,沒想到受到熱情追捧。現場就有多家客戶訂購8台機器人,其中既有專門生產機器人的知名企業,也有進行相關研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團隊。
已與12家醫院展開合作
這台InMoov機器人所採用的3D打印技術,有些已經在相關領域投入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醫療方面,清曉科技的3D打印機可以打印義肢和康復類醫療器械等,包括根據手掌缺失殘疾人的尺寸,定製適合的義肢,讓他們在經過訓練後即可重新抓握東西。而對於一些手腳變形的病患,可以根據變形角度分步驟定製固定模具,使其逐步復位。這比原有的治療方法更加科學,舒適度和靈活度也更大,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該公司已與南京和重慶的12家醫院展開合作,由醫院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定製3D打印的醫療器械。「就相當於臨床試驗。」王清培說,目前已有十幾種3D打印的醫療器械在這些醫院進行試驗,效果非常好,預計明年即可進入大範圍應用和推廣階段。
將開發具神經傳感功能義肢
值得一提的是,3D打印的醫療器械不僅功能大大改進,生產成本也較現有產品大幅降低。王清培說,目前一隻義肢的售價最低要兩三千元(人幣,下同),好一點的則高達數萬元,而通過3D打印,一隻義肢的成本低至不到100元,費用僅為此前的5%,患者負擔由此大大減輕。
王清培透露,清曉科技下一步將結合生物技術,定製生產具備神經傳感功能、使用範圍更廣的義肢,同時將3D打印技術拓展應用到更多的康復醫療領域,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