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訪/劏房戶暫遷過渡屋 首年省租金3.4萬

時間:2025-07-06 05:01:27來源:大公报

  左圖:有基層戶表示入住過渡屋後生活大為改善。右圖:戴尚誠估計約3萬名劏房居民符合過渡屋丙類租戶資格。\大公報記者王亞毛攝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將於明日(7日)開會,審議特區政府就過渡性房屋新增「丙類租戶」的建議。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日前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希望保障受單位改裝影響、但入息及資產超過申請公屋標準的劏房住戶,可以透過「丙類租戶」資格申請入住過渡性房屋,確保沒有人因為「簡樸房」規管制度生效後流離失所,形容是填補住房政策的「最後一環」。

  房屋局估計近三萬劏房戶符合「丙類租戶」資格,局方建議採用三級制租金。戴尚誠指出,以過渡性房屋市區一人單位為例,入住首年繳付原租,可較租住私人劏房節省租金3.48萬元。\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過渡性房屋現設有甲類及乙類租戶,甲類是已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乙類是輪候公屋未滿三年人士。兩類租戶的入息及資產須符合公屋申請門檻,舉例一人申請者入息限額為13090元,資產限額29.1萬元;三人家庭入息及資產限額分別為25100元及51.4萬元。

  確保沒有人因規管後失居所

  政府爭取立法會在今年內通過《簡樸房條例草案》,明年3月推行「簡樸房」規管制度,不符合「簡樸房」最低標準的劏房須進行改造工程,部分受影響住戶未必能在私人市場另覓居所,但因入息及資產超過申請公屋規定,未能申請入住過渡性房屋。戴尚誠稱,建議在過渡性房屋新增丙類租戶,面向收入或資產超過公屋申請門檻的人士,為他們提供短暫居所。

  戴尚誠稱,過渡性房屋現有租戶中,甲類租戶佔四成,乙類佔兩成,剩餘包括不同人士,除去部分非香港人等人士,估計符合丙類租戶申請資格的人士約3成。按照全港約11萬劏房戶計算,預計近三萬戶符合丙類申請資格。

  房屋局建議丙類租戶最長居住期限為兩年,並推行租金三級制,租戶入住首年的租金,與甲、乙類租戶一致;入住12個月後若續租,租金按1.5倍計算,從第19個月開始,按兩倍計算。戴尚誠指出,丙類租戶的收入及資產較高,理應負擔更高租金,但考慮到他們或難以在市場覓得合適單位,首年繳付同額租金,助其增強經濟能力,後續逐步提高租金,推動他們盡早返回私人租住市場。他強調,若租戶入住後經濟能力下降至符合公屋輪候資格,也可轉為乙類租戶。

  戴尚誠表示,現時過渡性房屋平均租金約2600元,相比市場同類劏房單位租金中位數5500元便宜2900元。換言之,丙類租戶入住過渡性房屋首年,較租住私人劏房每月節省租金2900元,全年節省34800元;當繳交倍半租金,每月節省1600元,半年節省9600元;當繳交雙倍租,每月節省300元,半年節省1800元。若住滿兩年,共節省46200元。

  租金三級制 推動回私人市場

  戴尚誠透露,就租金三級制建議聽到不同聲音,「有人認為是否短時間內租金漲幅過快?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若租戶資產超過標準,為何首年租金仍如此低廉?讓他們有足夠時間積累資金,是否有此必要?這些聲音我們都有留意,我們的建議是需尋求平衡點。」

  他表示,簡樸房條例通過後,一些劏房業主可能終止租約,致租戶急需遷徙,導致丙類租戶申請在短時間內增加。因此,政策推行時間會配合簡樸房條例通過節奏,確保明年3月條例正式執行前,有需要人士可及時獲得過渡性房屋安置。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