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機器換人」的發生地,大家可能會習慣性想起工廠裏的流水線車間。如今,機器換人已經席捲內地金融界,各大國有銀行、商業銀行都不甘落後地發展「智慧金融」。在日前舉辦的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上,記者看到,除了「機器換人」讓智能客服直接上崗外,不少開發出智能化辦卡處理業務、「刷臉」付款、「滴卡」買菜等等智能技術。
一位穿襯衫的男士站到「刷臉」自動販賣機前,對?攝像頭疑似「自拍」,幾秒後,在出口處「匡當」掉下一瓶礦泉水。這原來是建設銀行引入的一款「刷臉」自動販賣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販賣機暫時只在網點使用,正在推向市場。客人首先拍照將個人面部信息儲存到系統,與銀行卡綁定。然後再站到販賣機的攝像頭前,讓機子掃描識別人面即可自動扣費支付。工作人員笑言,出門不帶錢包沒關係,刷臉就可以,真正實現「靠臉吃飯」。
記者了解到,該販賣機的算法具有強大的識別率和穩定性,在數據庫上識別率已達到99.7%,該算法還具備唇語、語音、動作等活體驗證模塊,近紅外、可見光檢測等技術,彌補身份核驗強度的不足。
IC卡買菜僅需0.5秒
郵儲銀行則推出菜市場閃付「菜E滴」。「菜E滴」比普通的電子秤多了一個感應器,在電子秤稱出菜價後,客人可直接往電子秤「閃付」感應區,通過刷IC卡「嘀」一聲即可完成付款並打印交易單據,只需要0.5秒。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經在廣州、惠州的部分菜市場試點使用,市民買菜可以解決缺零錢、記買菜錢等問題,商家則解決收到殘鈔、假鈔、找零的煩惱,交易流水可以直接在帳戶查詢。
「你好,有什麼可以幫到您嗎?」在交通銀行櫃?前,一個說話聲音甜甜的、半人高的機器人「嬌嬌」熱情地圍上來。可提供諮詢、又可帶路指引,也可陪客人聊天解悶,交行的工作人員稱,新上崗的「嬌嬌」特別受客人歡迎。
(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