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深圳被稱為無人機之都,匯聚1700多家無人機企業,圖為某企業工作人員在車間內查看無人機半成品。\新華社
北京
•發展無人機配送、低空物流、低空旅遊等,同時探索更多應用場景。
上海
•集聚了300多家獲得民航華東局批准的無人機通航企業,形成了從研發、系統、零部件、整機到應用及服務的完整產業鏈。
廣州
•國內首個載人飛行商業化運營城市。
深圳
•作為低空經濟發展的先行地區,出台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立法,無人機及產業鏈企業數量已達1730家,形成了成熟完備的無人機產業鏈條。
蘇州
•全力打造「12345」低空經濟發展體系。建立1個低空經濟示範區;培育低空智造產業、低空服務產業等2大集群;打造低空航空器試驗檢測、無人機適航服務、低空經濟發展創新等3個平台;搭建航路網、設施網、智聯網、服務網等4張網絡;拓展5大方向應用場景。
杭州
•內地最早進行無人機城市場景商業運行探索的城市,打造全國低空經濟的領軍城市。
成都
•全國首個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城市,建設「西部低空經濟中心」。
重慶
•到2027年,重慶計劃新建通航起降點1500個以上,實現低空飛行「鄉鄉通」。
大公報記者張寶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