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光明國際馬術中心採用裝配式建築技術。\大公報記者胡永愛攝
深圳的場館不僅堅持節約優先的循環發展理念,也在技術突破、文化表達、生態效益與公共融合層面,為中國當代體育建築提供了全新範式。
裝配式建築 提高效率保證穩固
5月,深圳光明國際馬術中心正式建成並通過技術驗收。作為國內首個採用大跨度木結構體系建設的專業體育場館,其66米的主體膠合木結構跨度創下中國體育建築領域新紀錄。
走進光明國際馬術中心,原木風的建築體讓人眼前一亮,建築融於環境,景觀又襯托建築,置身其中,能夠切身體會到光與影、山與風的共在。這是因為光明國際馬術中心項目的設計,融合了現代木構技術與傳統建築智慧,採用「徹上明造」屋頂形制與密檁系統,通過坡屋頂、架空層與廊道空間等結構實現自然通風和遮陽避雨,顯著降低場館運營能耗,實現了「被動式節能與低碳建造」。木材作為可再生材料的規模化應用,全面提升了建築全生命周期的綠色性能。
項目採用裝配式建築技術。在工廠完成預製件生產後,在施工現場快速組裝連接成傘形、樹形、空間網格等多種標準化結構形式,運用73000餘個直徑20毫米的膠合木螺栓精密咬合,既大大提升施工效率,又保證結構穩固。
在全面推進綠色建造和體育強國建設的背景下,這一創新實踐不僅展現了建築行業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技術突破,更為未來大型賽事場館建設樹立了綠色轉型的新標桿。\大公報記者胡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