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舞台劇《南海十三郎》傳「港味」

時間:2016-07-03 03:15:50來源:大公網

  圖:在佛山舉行公演的《南海十三郎》\資料圖片

  【大公報記者 孫琳】1997至2016,香港回歸祖國已整整十九年,而香港舞台劇《南海十三郎》(春天版)也走過了第十九個年頭,它不僅僅是一部舞台劇,更是香港與內地文化往來的見證者之一。

  1997年香港回歸,五星紅旗和紫荊花旗第一次在維多利亞灣迎風飄揚,香港演員謝君豪也在這一年收穫了人生中第一個金馬獎。他憑藉影片《南海十三郎》擊敗張國榮,勇奪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演員,電影《南海十三郎》同時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杜國威)和最佳剪輯(高志森)兩個獎項。

  同年,香港春天舞台製作有限公司將舞台劇《南海十三郎》再次搬上香港的舞台,首演33場,場場爆滿。2013年,粵語版《南海十三郎》來到內地,在「十三郎」的故鄉廣東佛山舉行亞洲巡演的首站演出。如同在香港一樣,《南海十三郎》在佛山受到了空前的歡迎,一票難求。

  香港話劇團理事會主席胡偉民表示,近年香港話劇團積極進行更多的跨境演出和交流,加強與內地同業的接觸,擴大劇團在內地的市場,為內地與香港的文化共融作更多的貢獻。據了解,今年還將有多部香港話劇劇目在內地上演。香港話劇團劇目《孤男毒女》、《最後晚餐》,下半年將陸續在北京、廣州演出。

  經過一個半世紀的分離,香港與內地難免存在差異,但回歸十九載,香港與內地的文化交往日益頻繁,兩地在文化、藝術領域也擦出越來越多的火花和共鳴。正如香港話劇團總監導演陳敢權也曾說,現在用粵語在北京演出,觀眾也不那麼介意了,反而會認為這是「港派」,「隨?文化的交流,大家變成一家人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