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浪浪山小妖怪》劇照。
上上周在內地上映的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作為《中國奇譚》中人氣單元《小妖怪的夏天》的衍生作品,一經登場便收穫了觀眾的廣泛好評。豆瓣網上向來挑剔的觀眾,給出了高達八點六的高分,因其不僅讓孩子們捧腹大笑,更讓許多成年人在笑聲間悄悄紅了眼眶。
故事延續了原作的幽默與溫情。影片中的小妖怪們,依舊是那群笨拙、單純、偶爾有點狡黠的「草台班子」成員。他們的取經之路並不光鮮亮麗。可正是這樣的路途,讓每一位角色在磕磕碰碰中看清了自己,並學會在艱難中守護心底的善意與真誠。
導演在畫面表現上延續了《中國奇譚》一貫的中式美學風格──山水如畫,色彩飽滿卻不刺眼,配合水墨質感的動態設計,既有古典韻味,也保留了動畫的靈動與童趣。音樂部分則巧妙融合了民樂與現代配器,既能烘托冒險的節奏感,也能在情感爆發時擊中觀眾的心弦。
影片的笑點雖然密集,但並非簡單的「搞笑堆砌」。不少幽默來自對生活的洞察與人情的共鳴,成年人能在台詞的細節裏感受到對職場、友情甚至人生方向的隱喻;而孩子們則能單純享受小妖怪們的傻氣與熱鬧。這種雙層結構的故事,讓不同年齡段的觀眾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觀影樂趣。
《浪浪山小妖怪》告訴觀眾,即使沒能達到最初的目標,只要在旅途中學會了真心對待自己與他人,那便是一種勝利。笑着笑着會哭,不是因為悲傷,而是因為在小妖怪的故事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取經不成功又如何?在取經路上成為了那個你更喜歡的自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