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對國情認識,往往來自傳媒的報道,因此,對內地突發事件會較為知悉,但對中國全局的認識卻流於片面。一些香港人可能仍以為中國當前科技的發展為是十分落後,或只有抄襲。雅克(張莉等譯)的《當中國統治世界》(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出版至今,英文版和中譯本皆是近年熱賣的書籍,仍放於書局的「當眼處」售賣。本書主要是從不同層面入手,引用多方面的事例,指出中國的國力正在急促增長,成為了能左右國際局勢的強國。其中有一個專題,正是分析中國科技能取得高速發展的成因。
目前,中國的相對優勢在於低端製造業,使其能夠利用龐大而廉價的非熟練勞動力,進而產生世界市場上最低廉的價格。其次,中國製造商主要充當承包商的角色,為西方和日本的跨國企業生產製品。然而,大量證據表明,中國正在穩步攀登科技高峰。
為了獲取得新技術的使用權,中國綜合仿造、購買以及吸引合資企業中的外國合作夥伴轉讓技術,以換取進入中國這個巨大市場籌碼的策略。從長遠來看,中國技術潛力的關鍵,還在於它能夠打造自己高水平的研發能力。中國的優勢之一在於,它擁有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人員和非常強大的教育理念。此外,與其他所有領域的發展狀況一樣,中國在技術領域的發展也是極不平衡的,既有原始的、低科技和中等技術,又有先進的甚至是非常發達的技術。這正是亞洲其他新興國家和地區所經歷過的,最明顯的當數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這些國家和地區都是從梯子的最低層開始攀登,而現在都擁有了先進的技術。中國已經踏入了類似的進程,未來必具備高級的技術力量。
讀畢全書,我認識到國家正踏上光輝的前途,當前正是我中華民族發展復興的黃金時代。但環看今天的政治局勢,我又看到中國的崛起同時亦面對?不少的挑戰,望在未來日子亦能一一應對。
香港通識教育會 李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