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發展科技實現中國夢

時間:2016-06-24 03:15:55來源:大公網

  圖:習近平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中國正在崛起,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國家公布的2015年統計數字是:全社會研發支出達14220億元;國際科技論文數量居世界第二位;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5.1%,國家創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國家主席習近平近年提出「中國夢」,他最新的要求是「創新創新再創新」,發展科技成為重大國策。

  採取「三步走」戰略

  一如探月工程的「探、登、駐」三大戰略,中國科技創新也採取「三步走」戰略,即2020年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如果只有時間表,沒有路線圖,那談不上規劃,也難以實踐,所以關鍵是要對焦和有對策。習近平在今年5月30日舉行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鬥》的講話,清醒地指出中國經濟總量雖居世界第二,但不少經濟領域大而不強、大而不優。「長期以來主要依靠資源、資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支撐經濟增長和規模擴張的方式已不可持續。」

  習近平指出,中國社會發展面臨人口老齡化、消除貧困、保障人民健康等挑戰,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聚焦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藥品安全、人口老齡化等重大民生問題,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給,讓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更放心的食品藥品。要依靠科技創新建設低成本、廣覆蓋、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體系。要加強普惠和公共科技供給,發展低成本疾病防控和遠程醫療技術,實現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普惠共享。要發展信息網絡技術,消除不同收入人群、不同地區間的數字鴻溝,努力實現優質文化教育資源均等化。」

  習近平特別指出有待處理的課題。例如,目前世界先進水平勘探開採深度已達2500米至4000米,而中國大多小於500米,向地球深部進軍是中國必須解決的戰略科技問題。

  對於百姓普遍反映的看病貴問題,習近平指出主因在於中國很多重要專利藥物市場絕大多數被國外公司佔據,高端醫療裝備主要依賴進口,創新藥物研發集中體現了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前沿新成就和新突破。他說,腦連接圖譜研究是認知腦功能並進而探討意識本質的科學前沿,對腦疾病防治、智能技術發展具有引導作用。同時要求掌握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的關鍵技術。他呼籲科學家們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搶佔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

  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習近平特別提到,要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規劃,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若干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就必須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創新型企業,能夠持續湧現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

  習近平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他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把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使蘊藏在億萬人民中間的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創新力量充分湧流。

  習近平當選中共總書記以來,每年都出席年初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親切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得主。今年,他又勉勵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充分發揮國家高端科技智庫的功能,寄語兩院院士發揮科技領軍作用,帶領全國科技界特別是廣大青年科技人才,將中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撰文:呂少群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